护理 | 药学 | 中药学 | 药管 | 中医康复 | 康复治疗 | 口腔技术 | 医学检验 | 托育 | 助产 | 中医 |
院系研究:制剂方向 |
《中药大辞典》《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蒜
别名
蒜、蒜头
来源
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蒜,以鳞茎入药。春、夏采收,扎把,悬挂通风处,阴干备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体具强烈臭辣味。地下鳞茎球形或扁球形,由6~10个肉质瓣状小鳞茎组成,外包灰白色或淡紫红色的干膜质鳞皮。叶数片,基生,扁平中实,条状披针形,灰绿色,宽约2.5厘米,长达50厘米。夏季开淡粉红色花;花葶高约60厘米,直立,圆柱形,伞形花序顶生,有膜质长苞片1~3枚;花常为珠芽所代替,通常为不育性,具长梗;花被6片,雄蕊6;子房上位,3室。蒴果。种子黑色。
性味
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有毒。"
②《医林纂要》:"辛甘,热。"
③《随息居饮食谱》:"生辛,热;熟甘,温。"
归经
入脾、胃、肺经。
①《纲目》:"入太阴、阳明。"
②《本草经疏》:"入足阳明、太阴、厥阴经。"
功能主治
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解毒,杀虫。治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泄泻,痢疾,疟疾,百日咳,痈疽肿毒,白秃癣疮,蛇虫咬伤。
行气消积,杀虫解毒。用于感冒、菌痢、阿米巴痢疾、肠炎、饮食积滞、痈肿疮疡。
①《别录》:"散痈肿蠿疮,除风邪,杀毒气。"
②《唐本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
③《食疗本草》:"除风,杀虫。"
④《本草拾遗》:"去水恶瘴气,除风湿,破冷气,烂痃癖,伏邪恶;宣通温补,无以加之;疗疮癣。"
⑤《日华子本草,:"健脾,治肾气,止霍乱转筋、腹痛,除邪辟温,疗劳疟、冷风、痃癣、温疫气,敷风损冷痛,蛇虫伤,并捣贴之。"
⑥《日用本草》:"燥脾胃,化肉食。"
⑦《滇南本草》:"祛寒痰,兴阳遭,泄精,解水毒。"
⑧《纲目》:"捣汁饮,治吐血心痛;煮汁饮,治角弓反张;同鲫鱼丸治膈气;同蛤粉丸治水肿;同黄丹丸治痢疟孕痢;同乳香丸治腹痛;捣膏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贴足心,能引热下行,治泄泻暴肩及干湿霍乱,止衄血;纳肛中,能通幽门,治关格不通。"
⑨《四川中药志》:"治肺结核,血痢,及崩中带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生食、煨食或捣泥为丸。外用:捣敷、作栓剂或切片灸。
注意
阴虚火旺者,以及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和时行病后均忌食。
①《本草经疏》:"凡肺胃有热,肝肾有火,气虚血弱之人.切勿沾唇。"
②《本经逢原》:"脚气、风病及时行病后忌食。"
③《随息居饮食谱》:"阴虚内热,胎产,痧痘,时病,疮疟血证,目疾,口齿喉舌诸患,咸忌之。"
化学成分
鳞茎含挥发油约2%,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C6H10OS2),为一种植物杀菌素。此外尚含有微量的碘等。大蒜辣素为无色油状液体,具有特有的刺激性强臭,气味与大蒜相同,性不稳定,其溶液遇热或遇碱均能失效,但不受稀酸影响。新鲜大蒜中无大蒜辣素,而有一种无色无臭的含硫氨基酸,称为大蒜氨酸(C6H11O3NS),此酸经大蒜中的大蒜酶分解产生大蒜辣素及两个二硫化丙烯基。另据报道大蒜全植株尚含环大蒜氨酸(C6H11O3NS 为3-甲基-1:4噻嗪-5-羧酸1-氧化物)。并含蒜制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