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发散风寒: 紫苏
2022-4-5  热度:1384  2021级郑甜甜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发散风寒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上半身风寒湿痹)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祛风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

甘: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故酸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

苦: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止呕止呃、通利大便、清热燥湿、祛寒燥湿、泻火坚阴的药物多具苦味,故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气逆喘咳、呕吐呃逆、大便秘结、湿热蕴结、寒湿滞留等病证。

咸: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咸味,故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症瘕痞块等病证。咸味药多入肾经,有较强的补肾作用,用治肾虚证。还有些咸味药走血分,有清热凉血作用,主治热入营血的病证。

 

    四气五味:五味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酸入肝;以五色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色白入肺、色赤入心、色黄入脾、色青入肝、色黑入肾;以五气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燥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

 

    升降沉浮: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能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辛、甘味和温、热性;能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

 

八纲辨证: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中医治法: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中医体系:

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阴阳学说: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阴阳二部分组成,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因而阴阳存在两个对立面,在阴阳消长和对立统一作用下,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相互变化中构成世界万物。

 

五行学说:

木、火、土、金、水五个哲学范畴来概括客观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属性,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动态模式来说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和转化规律。五行学说中以五脏配五行,即:肝与木、心与火、脾与土、金与肺、水与肾。五脏与五行相生相克应保持相对平衡和稳定,和谐相处。如果五脏与五行发生失调,出现太过、不及或反侮,也会致疾病的发生,这对于推断疾病的好转和恶变,治疗方法,提供了充足依据。中医主要运用五行学说阐述五脏六腑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脏腑失衡时疾病发生的机理,也用以指导脏腑疾病的治疗。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植物形态

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0.3-2米,绿色或紫色,钝四棱形,具四槽,密被长柔毛。叶阔卵形或圆形,长7-13厘米,宽4.5-10厘米,先端短尖或突尖,侧脉7-8对,位于下部者稍靠近,斜上升;叶柄长3-5厘米,背腹扁平,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2花,组成长1.5-15厘米、密被长柔毛、偏向一侧的顶生及腋生总状花序;苞片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长宽约4毫米,先端具短尖,外被红褐色腺点,无毛,边缘膜质;花梗长1.5毫米,密被柔毛。花萼钟形,10脉,长约3毫米,直伸,下部被长柔毛,夹有黄色腺点。花柱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前方呈指状膨大。小坚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径约1.5毫米,具网纹。花期8-11月,果期8-12月。

本品叶片多皱缩卷曲、破 碎 ,完整者展平后呈卵 圆形,长 4-11cm,宽 2. 5-9 c m。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 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 色 ,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叶 柄 长 2- 7 c m,紫色或紫绿色。质脆。带嫩枝者,枝的直径2-5 m m ,紫 绿色 ,断面中部有髓。气清香,味微辛。

入药部位

叶。

性味

辛 ,温 。

归经

归肺、脾经。

功效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主治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广藿香80g       紫苏叶160g


    香薷80g    陈皮40g


    姜厚朴80g   麸炒枳壳20g


    砂仁20g    炒白扁豆40g


    炒山楂20g   六神曲(炒)20g


    炒麦芽20g   茯苓20g


    甘草11g    滑石66g


    朱砂3.3g


    解表化湿,和中消食。用于小儿暑湿感冒,症见头痛发热、停食停乳、腹痛胀满、呕吐泄泻、小便不利。《中国药典》2020版  香苏正胃丸。





用法用量

5-10g。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和老梗;或喷淋清水,切碎 ,干燥。本品呈不规则的段或未切叶。叶多皱缩卷曲、破 碎 ,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圆形。边缘具圆锯齿。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 ,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叶柄紫色或紫绿色。带嫩枝者 ,枝 的 直 径 2-5 m m ,紫 绿 色 ,切 面 中 部 有 髓 。气 清 香 ,味微辛。


食品专业研究方向:食品

药剂专业研究方向:挥发油的应用


产地


分布于中国、不丹、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朝鲜。中国各地广泛栽培。紫苏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较好的砂质壤土、壤土、黏土上均能良好生长,适宜土壤pH值6.0-6.5。较耐高温,生长适宜温度为25℃。

植物园建设院系:

护理系 药学系 中药系 药品经营与管理系 中医康复系 康复治疗技术系  助产系 口腔技术系 医学检验系  植物系

蔡其昀老师医疗服务队(工作室)学员教学第一期进程表

次数

时间

上午课程内容

下午课程内容

8:30~9:00

9:00~11:00

11:00~11:30

2:30~5:00

1

04-09

经络腧穴学习方法

人体系统解剖学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经络总论

2

04-16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腧穴总论、推拿总论(简史、作用机理、治疗原则与治法、常用诊断方法)

点穴

病因病机、拔罐疗法

3

04-23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摆动类(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

摩擦类(摩法、擦法)

点穴

中医四诊、艾灸疗法

4

04-30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摩擦类(推法、搓法、抹法)

挤压类(按法、点法、捏法、拿法、捻法)

点穴

 

5

05-07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叩击类(拍法、击法、弹法)

振动类(抖法、振法)运动关节类(摇法、拔伸法、扳法)   

点穴

 

6

05-14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推拿手法运用套路

综合实践)、量血压、耳压

点穴

 

7

05-21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特定穴应用、

刮痧疗法

点穴

 

8

05-28

任脉、督脉  经外奇脉

软伤病治疗(肩及上肢部伤筋、髋及下肢部伤筋)

点穴

 

9

06-04

推拿练习

软伤病治疗(颈部伤筋、背腰部伤筋)

总结

 

10

06-11

结课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针协人中医理疗馆

中医基础理论(一)

-----概论、阴阳、五行学说

一、概论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相关、上下沟通、密切联系、协调共济、井然有序的统一整体,并且通过精、气、神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贮藏、运行、输布、代谢,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通过阴阳相互制约、消长和转化,以及五行的相生、相克等相互作用,维系机体生化不息及功能活动的动态平衡,以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调和状态。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机体则相应地发生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这种“天人一体观”认为天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经六气和五脏之气的运动。自然界阴阳五行的运动变化,与人体五脏六腑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通应的。

比如:季节气候、昼夜晨昏、地区方域等对人体均有重要影响。

(二)辨证论治

证,又称证候,是对疾病处于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证是由症状组成的,但它不是若干症状的简单相加,而是透过现象抓住了具有本质意义的辨证指标(症状),弄清其内在联系,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可见,证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

所谓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

辨证与辨病的区别:“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总之,中医学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是:从人体本身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出发,来观察人体对周围环境的反应状态,并通过临床征象探究疾病的本质,从而把握人体反应的主要矛盾,运用动态平衡的理论,通过各种具体治疗手段,是患者重新建立起新的动态平衡,达到促使疾病痊愈的目的。

一、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精气学说,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病形成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古代医家借以阐明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临床的诊断和治疗。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本身即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一阴一阳谓之道。”“万物负阴而抱阳。”

“阴”“阳” 的最初涵义: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一般地说,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都属于阴。

天为阳,地为阴;火为阳,水为阴;动者为阳,静者为阴;阳化气,阴成形……

在医学领域,对于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如气为阳,血为阴等。

就人体的组织结构而言,身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腑属阳,脏属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居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居下部(腹腔)属阴;具体到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

在中医诊断中,阴阳为八纲辨证之总纲。在四诊的具体症状均可用阴阳来辨析,如色泽分阴阳,色泽鲜明的病在阳分。色泽晦暗的病在阴分;声息分阴阳:声语高亢洪亮、多语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属阳证,反之,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多为阴证……

按中药的性能亦分阴阳,如就药性而言,寒凉属阴(如栀子、黄芩),温热属阳(如附子、干姜);就五味而言,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就中药之升降浮沉浮而言,具有升阳、发表、驱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药物,多上行向外,其性多升浮,升浮者为阳,反之,具有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多下行向内,其性皆沉降,沉降者为阴……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阴阳的对立制约:即阴阳相互抑制、相互制约、相互约束。体现在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中。

如:

正常的生理状态——阴平阳秘

指导治疗——“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

2、阴阳的对立互根互用:阴和阳任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即“互根”,在互根的基础上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即“互用”。

如:

气属阳,血属阴——气为血帅(气能生血,行血和统血),血为气母(血能舍气,生气,血之充沛可资助气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

指导治疗——在治疗阴阳偏衰的病证时,采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法则。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具体是指,在用补阳药时,须兼用补阴药;在用补阴药时,须兼用补阳药,以发挥其互根互用的生化作用。

3、阴阳的消长平衡:指阴和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非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形式:阴消阳长,阳消阴长

如:寒暑交替、昼夜更迭

消长失调——“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指导治疗——损其由于,补其不足

4、阴阳的相互转化:指阴阳矛盾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食物变化的“物极阶段”。

如:

病机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5、阴阳学说的内涵和实质:

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无限可分性;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则说明阴和阳之间的相互关系不是鼓励的、静止不变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调控的。阴阳对立的两个侧面,必须以对方只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对立面的消长运动是绝对的,对立面的平衡则是相对的。对立面的消长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产生质的飞跃,从而形成阴阳的转化,这就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内涵和本质。

三、五行学说

(一)基本含义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都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二)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以及在中医学的应用

1、生克规律

相生,是指一种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相克,指此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或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对于人体来说,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关系也称母子关系,根据此规律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等。

根据相克关系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如: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壮水制火等。

2、乘侮规律

相乘,即以强凌弱之意。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一行”的克制太过,从而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相克反应。

相侮,指“反侮”。五行相侮,是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克。由于相克关系紊乱导致的乘侮病症,其基本原则是抑强扶弱。如木(肝)亢乘土(脾胃),治应疏肝、平肝为主(抑强);若木不疏土,治当补肝、和肝为法,兼顾健脾和胃。


中医基础理论(二)

-----精气学说、藏象学说

四、精气学说的基本含义

精、气在中医学均为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精:包括:先天之精“和部分”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它与生俱来,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人出生后,这种精藏于肾,成为繁衍下一代的物质基础,所以又称先天之精为“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脾胃,是人出生以后,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从饮食物中摄取来的精微物质。它是维持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功能的物质基础,故又称为“脏腑之精“。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虽然来源与功能有异,但均同归于肾,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先天之精”的存在为“后天之精”的摄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而“后天之精”又不断地充养“后天之精”,使之经常保持充盈而不枯竭。可以概括为“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2、气:气的生成禀受于先天之精气、后天水谷之精气以及自然界清阳之气。

“气”,只有通过人的感官,通过人的生理活动或病理变化而觉察其存在。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它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到,无处不有,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气的运动,称作“气机”。其形式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是升、降、出、入四种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生命活动的根本特征,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而死亡。

五、藏象学说

(一)基本概念

1. 藏,指藏于体内的脏腑组织器官;象,指表现于外部的生理、病理现象。

2.藏象学说:是通过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脏腑系统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治疗规律的学说。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虽然深藏于体内,难以进行直观观察,但这些脏腑通过经络系统与体表的某些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内脏有病,与之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可出现异常反应,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如舌象、脉象等,即“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临床上通过观察这些病理现象,根据它们与人体脏腑的联系,可推断内部脏腑的病变,为治疗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3.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4.六腑:指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的合称。

(二)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五脏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人体的精气,其特点是“藏精气而不泄”,神志活动也归属于五脏。

1.心:——君主之官

主血脉:心气具有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的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之功能异常可出现心慌心跳、胸前区憋闷、面色无华、口唇苍白或青紫、脉虚无力、脉搏节律不整等。

主神志:主人的精神、意志和思维活动。临床上,若心血虚,血不养心,可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痰迷心窍,可见神昏、痴呆;痰火扰心,可见躁狂等。

2. 肺:

主气司呼吸:“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与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取决于肺主呼吸之气的功能。肺的吸均匀调和,则是气的生成和气机调畅的根本条件。反之,呼吸功能失常,必然会影响到宗气的生成和气的运动。

一般来说,肺主气的生理功能失常,一方面表现为呼吸功能失常,如肺气不足可见呼吸无力,动则气喘,或因肺气壅塞而致咳喘胸闷,声高息粗等症:另一方面,则可表现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宗气的生成、运动障碍,导致全身机能减退,可见身倦乏力、语声低微或血运不畅及水液代谢障碍等病变。

主宣发与肃降:宣发,指肺气具有向外、向上升宣布散的生理功能;肃降,指肺气具有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生理功能。

肺的宣发肃降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在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完成气体的交换,维持新城代谢的正常进行。在病历情况下,两者相互影响,宣发失常可导致肃降不利,而肃降不利,也可导致宣发失常,最后可导致肺失宣肃的病变,可出现咳、喘、肺气上逆之症。

主通调水道:指肺的宣发和肃降对人体水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如果宣肃失调,可致水液代谢障碍,出现痰饮、水肿等病理变化。如:肺气失宣,水津不布,水道失于通调,出现尿少、颜面周身浮肿,中医常用“宣肺利水”的方法治疗,即是肺主通调水道理论在临床的具体应用。

肺朝百脉,主治节。

3.脾:

主运化:运,即输送:化,即消化吸收。脾主运化,指脾具有消化吸收食物中的水谷精微并将其传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方面。

只有脾气充足、水谷精微才能得以正常的消化吸收,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从而使人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皮毛筋肉等得到充分的营养。同样,只有脾气充足,则运化水液的功能才能正常发挥,才能防止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产生。

由于人出生后,全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以维持生命活动,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

主升清:清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主升清,指脾具有把水谷精微上输于头目、心、肺及维持人体脏器位置恒定的生理功能。

如果脾不升清,则清窍失于水谷精微的滋养,可见面色无华、头面眩晕;清阳不升,水谷并走大肠,可见腹胀、泄泻等症。如果脾气虚损,不能升清反而下陷,则可导致人体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久痢脱肛等,中医称之为“中气下陷”,可用益气升提的方法来治疗。

主统血:指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内运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

脾不统血,临床上可出现便血、尿血、崩漏、皮下出血等诸多症状。常用补脾摄血的方法治疗。

4.肝

主疏泄:

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主疏泄是泛指肝脏疏通、宣泄、条达升发的生理功能。具体表现在:调畅气机:通利气血水道:促进脾胃的运化:调畅情志等。

主藏血: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分配的生理功能。中医称“肝为血海”。

5.肾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藏精,指肾对于精气具有闭藏作用。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肾精不足,会带来相应的病理变化。如幼年肾精不足,常见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五迟、五软等。成人肾精亏损,可见发齿早落、耳聋目花、记忆力减退、身体衰落等,又可致生殖功能异常,如闭经、不孕等。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的理论,对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保养肾中精气,是中医预防早衰、延年益寿的核心内容。目前所研制的抗衰老药物,亦以补肾药物为主。

肾主水液: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肾气不化水或肾气不固,可出现小便清长、遗尿、浮肿等病理变化。

肾主纳气: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清气的生理功能。人的呼吸虽然由肺来主司,但还与肾有密切联系。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如果肾纳气功能减退,肺气上浮而不能下行,可出现呼吸表浅、动则气喘、呼多吸少或呼吸困难等症,中医称之为“肾不纳气”,故在治肺时要兼顾补肾。

(三)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运化水谷,传导糟粕,其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故称“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该理论对中医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如治疗急腹症时,采用清热解毒,通胱泄热等方法可使很多病人避免手术。当然,六腑的通降太过与不及,均属于病态。

六腑的生理功能具体如:

胆的生理功能是贮藏和胆汁,以助消化,此外,胆主决断,与人体精神活动有关。

胃主受纳和腐热水谷,称为“水谷之海”。中医常把人体的消化机能概括为“胃气”。其生理特点是主降,以降为和。

小肠的主要功能是分别清浊,与大小便的排泄均有关。

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

膀胱主贮尿和排尿,参与人体的水液代谢。

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为元气及水液运行的通路。

(四)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

五脏属阴,六腑属阳,五脏为里,六腑为表,脏腑之间存在着按照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相表里的脏腑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传变。

表里配对关系:心---小肠;肺---大肠;脾---胃;肝---胆;肾---膀胱;心包---三焦。

(五)五脏与五行、五方、五体、五志、五液、九窍之关联


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五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体             筋             脉            肉              皮            骨

五志             怒             喜            思              悲            恐

五液             泪             汗            涎              涕            唾

九窍             目             舌            口              鼻            耳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其华             爪             面            唇              毛            发



中医基础理论(三)

-----六淫、七情

六、六淫

(一)基本概念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风、寒、暑、湿、燥、火在正常情况下,称为“六气”,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只有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表现为:六气太过、六气不及、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气候变化过于急骤等,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从而使人体发病,此时六气就变为六淫。

(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1、外感性  六淫致病,多从肌表、口鼻侵犯人体,自外而来,故又称为“外感六淫”。

2、季节性  六淫之邪,本为六气太过或不及所致,六气变化有一定的季节性,故外感病也表现一定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初秋多湿病等。

3、区域性  六淫致病常与居住地区和环境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地区,虽气候不同而患病亦异。如西北高原地区多寒邪、燥邪为病;东南沿海地带多热邪、湿邪为病。。

4、相兼性  是指六淫邪气既可由某种邪气单独致病,又可两三种邪气相兼为病。如风寒感冒、湿热泄泻、风寒湿痹等。

5、转化性  是指六淫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性质可以发生转化。如寒邪入里可以化热,湿邪郁久可以化火伤阴等。

(三)六淫致病的各自特点

1、风

风邪是自然界中使人致病而产生具有开泄、善动、升发等特性病状的外邪。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

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点,故风邪伤人,易侵犯人体上部头面和肌表,并使皮毛奏理开泄,出现发热、恶风、汗出、头痛、咳嗽、流涕等症状。

(2)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风性主动、善行,是指风邪具有善动不居、游走、动摇不定的特点。风邪致病常表现为病位游移、行走无定处。

(3)风为百病之长,易兼诸邪:风邪是外感治病的先导。凡寒、湿、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故称为“百病之长”。

2、寒

寒邪是自然界中使人致病而产生具有寒冷、凝滞、收引特性病状的外邪。寒即为阴气胜,其为冬季主气。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亦常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清冷,故为阴邪。感受寒邪,最易损阳气,出现全身或局部的寒象。如寒邪束于肌表,卫阳被遏,津液不化,可表现为恶寒、无汗、鼻塞流涕等。

(2)寒性凝滞:“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人身气血之所以运行不息,畅通无阻,全赖阳气的温煦推动。一旦阴寒之邪侵犯人体,阳气受损,经脉气血失于阳气的温煦,加之寒性凝滞,易使气血运行不畅。而气血阻滞,不通则痛。故疼痛时寒邪致病的重要象征。如寒邪束于肌表,经脉气血凝滞不通,常见头身肢节疼痛等。

(3)寒性收引:“收引”,即收缩、牵引之意。寒邪侵袭机体,因其性收引,可致气机收敛,奏理缩闭,经络、筋脉拘急收引,则可见肢体屈伸不利,或冷缩不仁等。

3、暑

暑为夏季的火热之邪,是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邪致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在夏至以后,立秋之前。而且暑邪纯属外邪,并无内暑之说。

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为盛夏火热之气所化,火热属阳,故暑为阳邪。暑邪伤人,多出现一系列阳热症状,如状热、面赤、心烦、舌红、脉象洪大等。

(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为阳邪,阳性升发,故暑邪侵犯人体,可致奏理开泄而多汗。汗出过多则耗气伤津;津液亏损,可见口渴喜饮、尿赤短少、大便干结等症。在大量出汗的同时,气随津泄而耗散,可见气短、神疲乏力等气虚之象。故有“暑必伤津”、“暑必耗气”之说。

(3)暑易夹湿:暑季常多雨潮湿,且热蒸湿动,空气中湿度大增,故暑邪致病,常夹湿邪为患。临床表现出发热、烦渴外,还可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不思饮食、大便溏泄不爽等湿阻症状。暑易夹湿,虽为暑湿并见,但仍以暑热为主,湿居其次。

4、湿

湿邪是指自然界中使人致病而产生具有水湿之重浊、粘滞、趋下特性病症的外邪。湿为长夏主气。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湿与水同类,由水所化。水性寒而属阴,故湿为阴邪。阴盛则阳病,湿邪侵犯人体,易困遏及损伤阳气。脾主运化水湿,且性喜燥恶湿,故湿邪外感,常易困脾,而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腹泻、水肿、不思饮食等。因此,湿邪最易损伤脾阳。

(2)湿性重浊:“重”,有沉重、重着之意。湿邪伤人,易于困遏阳气,以致清阳不展,加之湿水同类,本有重力,故其临床症状,大都具有沉重感,或重着不移的特征;“浊”,有秽浊、污浊之意,多指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洁。

(3)湿性粘滞,易阻气机:“粘滞”,即粘滞、停滞。湿邪致病,其粘腻停滞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湿邪侵入人体,留滞于脏腑经络,最易阻滞气机,从而使气机升降失常。二是湿邪致病,粘腻难解,病多缠绵难愈,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如湿痹、湿疹等。因湿邪粘腻难去,故其病多表现为起病缓、传变慢、病程长、难速愈。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阴位”,之人体腰下部位。湿性类水,水性就下,且其质重浊,故湿邪有下趋之势,易于侵袭人体的腰以下的部位,如水肿多以下肢为明显。

5、燥

燥邪是指自然界具有干燥、收敛清肃特性的外邪。燥为秋季主气。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而 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燥病症;深秋又有近动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有时亦见凉燥病症。

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邪为干燥枯涩之病邪,故外感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导致津亏失润的病变。其临床表现多集中在头面官窍、皮肤、毛发及二便等,如口鼻干燥、两目干涩、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

(2)燥易伤肺:肺为娇脏,性喜柔润而恶燥。燥性干涩而易伤津,故使肺之阴津受损;且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鼻为肺之窍,“天气通于肺”,故燥邪侵犯,最易伤肺。因此,燥邪为病常出现干咳少痰、痰粘难咳,或痰中带血,甚则喘息胸痛等。

6、火(热)

火邪是自然界中使人致病产生炎上、伤津耗气、生风动血等特性病状的外邪。火与温热,同中有异,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此外,热多属于外淫,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的病邪,而火则常由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胆火横逆等病变。

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邪气具有燔灼、亢奋、躁动、升腾及上炎之性,故为阳邪。火热之邪伤人,常表现除一系列火热征象,如高热、肌肤灼热等。且因火邪具有蒸腾炎上的特性,故以头面部的火热症状表现尤为突出,如口舌生疮、牙龈肿痛、面红等。此外,火热还具有躁动之性,故易上扰心神而出现心烦、甚至神昏、谵语等。

(2)火易耗气伤津:火为阳邪,具有烧灼蒸迫之性,既可直接灼伤津液,又可蒸迫津液外泄而大汗出,并可伴口渴喜饮、咽干舌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症状。由于阳盛机体代谢亢奋,消耗大量阳气,可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等征象。

(3)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急迫”,有急疾、迫促之意。其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火热邪气致病,多具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的特点;二是易于生风。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易扰动心神,则神昏谵语;窜扰于肝,则肝失宁静而躁动,表现为高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等。三是易于动血。火热邪气伤人,可使血行加速,甚至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而致各种出血,如吐血、皮肤发斑、妇女月经过多等。

(4)火毒结聚,易致肿疡:火热邪气入于血中,可结聚于局部,使气血壅聚不散,进而败血腐肉,形成痈肿疮疡。其临床表现除火热邪气致病的常见症状外,往往有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化脓溃烂等。

七、七情

(一)基本概念

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人体的生理本能。

在正常情况下,七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又称“内伤七情”。七情致病与否,与机体的心理承受、调节能力,脏腑气血、阴阳及身体素质密切相关。

(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

客观事物的刺激只有通过脏腑功能活动才能反映出七情变化,人体的情志活动是以脏腑的气血、阴阳、精津等为物质基础的,必须依赖于这些物质的充足及脏腑功能正常,故七情又是脏腑气血盛衰及功能活动在精神、情志方面的外在表现。《素问》有言:“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

脏腑气血失调,又可继发产生异常情志。如肝疏泄功能失调,患者常出现情绪抑郁不乐、多疑善虑或心烦易怒;心藏神功能失调,患者常可出现心悸不安、苦笑无常或精神情绪异常等症。反之,七情太过,也会损伤相应的内脏。

(三)七情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七情过激、过久,可以直接损伤内脏。情志伤脏,可表现为伤及“本脏”,呈现出相应脏腑气机紊乱的病变规律。七情分属于五脏,其基本规律是:怒为肝之志,喜为心之志,悲(忧)为肺之志,思为脾之志,恐(惊)为肾之志。七情过激、过久,可以损伤相应的内脏。其伤及本脏的基本规律为:“怒伤肝”,“喜伤心”,“死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2、影响脏腑气机

七情可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机运行紊乱。不同的情志刺激,对气机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素问》概括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迅速恶化

根据临床观察,许多疾病的过程中,若患者有较剧烈的情志波动,往往会使病情加重,或急剧恶化。如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若遇事恼怒,肝阳暴张,可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或昏仆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4、多发为情志病

七情致病常可导致癫狂、惊悸等表现出精神异常为主的精神病。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而七情致病最易损伤心神,影响心藏神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紊乱,出现精神病。






作者 2021级郑甜甜





参考文献:
《中国药典》2020版
https://baike.baidu.com/item/紫苏.仅用于生物与健康学院学习.
 上一篇: 发散风寒: 桂枝
 下一篇: 发散风寒: 生姜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