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从三国历史到《三国演义》
 三国与三国演义,七实三虚
2019-1-11  热度:861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七实三虚,大部分有史实依据。涵盖了从东汉末豪强混战到西晋灭吴。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社会影响最大的历史小说,清代史学大师章学诚评之为"七实三虚",大部分有史实依据。《演义》涵盖了从东汉末豪强混战到西晋灭吴,历时九十多年,各路豪强为占夺地盘,争战不断,全国人口低谷时比东汉末减少60%。以约4400万人生命的代价形成三分局面,说不上正义性属于何方。各方逞勇斗智,奇谋百出,尽显武勇、诡略之极致。富有戏剧性和智慧、人性等教育意味的三国史事人物,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特别是宋元时期,市民文化繁盛,"说三分"是最受欢迎的说书节目,进而加上皮影戏、演唱并发展为杂剧,故事更丰满,人物特色更突出。说书的话本经加工成"评话",现存元代至治年间所刊《全相三国志评话》回目与《演义》大体相符,罗贯中当是以此为基础,根据史书并杂采野史资料进行创作。现知《演义》的早期刊本为1494年本,距罗氏在世已约百年,学界对其作者和成书年代尚存歧见。








参考文献:
[1]覃友茂. 从“三国精神”到“三国演义文化”精神——再论《三国演义》的思想及其形成[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4):102-108.
[2]陈得芝. 从三国历史到《三国演义》[J]. 新世纪图书馆,2014(02):7-9.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