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宫词》作者:朱庆馀
2019-9-22  热度:1183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上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原文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直译

寂寂花时院门,美人相并琼(qiónɡ)轩(xuān)。

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

含情欲说中事,鹦鹉前头敢言。

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苦闷。

注解:[琼轩]:对廊台的美称。

韵译

寂寂花时院门,美人相并琼(qiónɡ)轩(xuān)。

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

含情欲说中事,鹦鹉前头敢言。

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苦闷。

评析

    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宫中词》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创作的宫怨诗。这首诗两位美人之"不敢言"是因为在"鹦鹉前头"。而谁都知道,鹦鹉虽会学舌,并不会告密,其实没有什么可怕。这显然是一个托辞。从这一托辞,自然而然表变现了在这幅以"花时"、"琼轩"、"美人"、"鹦鹉"组成的风光旖旎的画图背后,却是一个罗网密布的恐怖世界,生活在其中的宫人不但被夺去了青春和幸福,就是连说话的自由也没有的。这首别开生面的宫怨诗,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个重大主题,揭露的正是这样一幕人间悲剧。

作者介绍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字庆馀,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唐代诗人,喜老庄之道。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

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朝代轴线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作者:朱庆馀生卒年不详、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1]任大伟. 朱庆馀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何丹. 朱庆馀及其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3]侯娇娇,蔡德龙. 朱庆馀诗歌刍议[J]. 语文学刊,2016(01):65-67. [4]唐安庆. 朱庆馀诗歌用韵考[J]. 鸡西大学学报,2015,15(04):136-138. [5]刘育红. 唐代闺情宫怨诗的代言与寄托特色[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172-173.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由匿名网友上传,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