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浅析《三字经》中蕴藏的传统文化
2019-1-27  热度:1029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 点击开始播放……

涵养志向, 树立人格

  “性相近, 习相远”,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看到了的这一点。人生下来总的来说就是一张白纸,在本性上不会有大差异。 但后天,人会受到家庭、 社会环境的影响, 加上个人的经历和努力,形成自己的处世态度和方法,养成自己的性情和爱好。“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选择仁爱的邻居才是明智之举。宋代朱熹(xī)更认为不仅要择邻里而居,而且还要择贤邻与仁邻而居。除了外界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外,还要重视自我的发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只有经过不断刻苦的磨练,通古达今,明晓事理,才有可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怎样才算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呢?孔子将人放置于家庭、朋友与社会的广阔天地中,因此他提出了要“入则孝, 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一个人只有在内心深处发生了孝悌观念,才会体验到一种最纯真、温煦(xù)、亲切的感情,唯有这种非功利的情感,方能给孩子树立榜样,从小给孩子播种上理想的人格种子,树立理想,乃至萌芽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杨春燕.浅析《三字经》中蕴藏的传统文化[J].商,2014,(14):50-50.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