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莲花落,亦称莲花乐、莲花闹,是浙江省绍兴地区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因演唱中间有"哩哩莲花落"之类的帮唱过门,故名。或说由唐时"散花乐"变为"莲花乐"再变为"莲花落"。因其演唱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唱腔朴实流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历史溯源
莲花落曲艺渊源,据有关资料记载,宋元时期已经流行,佛典《续传灯录》第23《俞道婆》载:"一日闻丐唱《莲花乐》云:"不因柳毅传书信,何因得到洞庭源。"忽大悟。"可见最初是丐者卖艺所演唱。绍兴莲花落相传始于清光绪年间,时有"下三府"(今杭、嘉、湖一带)绰号"长手指甲"之张姓艺人来绍兴卖唱,并收徒定居于绍兴。先后收上虞松厦沈阿发、绍兴坡塘唐茂盛为徒。其时,唱词信口编造,无固定内容,演唱亦无固定基调。
民国初,唐茂盛受越剧呤嗄调及宣卷调之影响,开始采用接调方法,创造出一套基本唱腔。其演出形式亦由沿街卖唱而改为登台演出。后逐渐形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称为"节诗"。据传,节诗只有18只半,第一节诗的唱辞各用一韵,共有18个半韵。节诗如《娘家节诗》、《长婆节诗》、《分家节诗》、《箍桶节诗》等,内容多取材于民间生活,故事主人公多为农夫农妇或手工业者,一个节诗叙述一个情节较为简单的故事,具有滑稽、夸张、讥讽、幽默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继而开始说唱长篇,仍以民间轶事、传说为题材,如《闹稽山》、《马家抢亲》、《天送子》等,后借鉴和吸收戏剧及其他唱说文艺本子,如《何文秀》、《百花台》、《顾鼎臣》、《游龙传》、《龙灯传》、《珍珠塔》、《后游庵》等。
近 年来,绍兴莲花落表演、唱腔及音乐,皆有较大发展,在伴奏上有时加用琵琶、扬琴、二胡、笛子等乐器,还根据剧情需要,穿插演唱绍剧、越剧及部分民歌小调,并开始进行男双档演出的尝试,除发挥原说唱特点外,还增加表演部分。其书目日益丰富,由绍剧改编的《血泪荡》录音,已为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保留节目。由《娘家节诗》整理改编的《回娘家》,1982年由胡兆海在全国曲艺(南方片)会演中演出,并获创作、音乐、演出三个一等奖。后又选为全国优秀曲目之一,参加文化部组织的演出团,到内蒙古、新疆、青海等12省、市、自治区巡回演出。1985年以来,绍兴市连续举办3次全省绍兴莲花落调演,全市现有莲花落专业演员30余人,业余演员50余人。
表演方式
浙江省主要传统曲种之一。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地区。相传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的演唱者多化装为乞丐,沿街说唱一些宣扬神道、劝人为善的曲词。
一般由二人组成一档,一人主唱,持串起铜钱的竹板敲击两臂、肚、胸、两腿以为节拍,另一人帮腔接调。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说唱新闻,有说、有唱、有表演,改用三翘板击节,另有四胡伴奏。
由于唱腔流畅、婉转动听,善于叙事,也宜抒情,生动风趣,通俗易懂,特别为农民群众所喜爱,成为农闲时的一种文艺活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职业艺人。
流传的曲目有《珍珠塔》、《何文秀》、《闹稽山》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绍兴莲花落在音乐唱腔上有所改革和发展,增加了琵琶、阮、扬琴、二胡等乐器伴奏,并新编了不少曲目,如《血泪荡》、《夜抢李秀英》、《徐文长三气窦太师》等。
艺术特色
绍兴莲花落一般以三人一组演出。前期唱调为哩工尺,后期为基本调。哩工尺以唱说者一人主唱,另二人帮唱,其中一人以板、鼓击节,均为徒歌清唱,无丝弦伴奏,按板式分为一板一眼的平板及有板无眼的走板。
20年代中期,绍兴莲花落开始以四胡伴奏,一改原来徒歌清唱、人声帮接的形式,逐步形成传承至今的基本调。其唱说形式为,唱说者一人手执三敲板、纸扇,桌置醒木。伴奏为敲板一人,四胡一人,或加置琵琶一人,以琵琶随托平板部分的演唱。现 在绍兴莲花落唱腔已有较大发展,除演唱基本调外,时有穿插演唱绍剧、越剧和民歌小调等,并开始尝试男女双档演出,除说唱外,还增加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