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徐州琴书
2019-10-2  热度:665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徐州琴书是一种由徐州本地人承认江苏省的戏曲剧种。流传于徐州。起初是徐州地区农闲时的"玩友玩艺"的自娱活动。人们在村头场院吹敲碟子,围坐演唱并演奏。

徐州琴书原名丝弦,清代用扬琴伴奏,故又称扬琴。

徐州琴书由丝弦发展而来。清朝同治年间,睢宁县庆延举拜宿迁扬琴艺人李义成为师,将扬琴艺术引入丝弦。抗日战争时期,富豪商贾星散,堂会骤减;农村与城镇的业余玩友与半职业艺人,为了谋生先后转为职业艺人。他们对原来"丝弦"中的曲调繁杂、板眼规正、文词雅驯、一唱三叹的百余首音乐曲牌删繁就简,经多次蜕变,最后形成以慢板和流水板相结合为主体,一把坠胡、一架扬琴,"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哟",以说唱中长篇曲目为主,并加强手、眼、身、法等艺术手段的运用,群众称之为唱扬琴,并逐渐形成高亢奔放、朴素端庄的上路(丰、沛、萧、砀山四县),文静委婉、华彩流畅的下路(邳、铜山、睢宁、宿迁四县)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庞兴华. 徐州琴书音乐研究[D].兰州大学,2009.
[2]任超平. 徐州琴书音乐研究[J]. 艺术百家,2010,26(03):223-227+215.
[3]李爱真. 徐州琴书音乐唱腔结构研究[J]. 中国音乐,2010(04):127-130.
[4]于雅琳. 传承中的继承、继承中的创新——徐州琴书历时衍变寻轨[J]. 中国音乐,2011(01):168-172.
[5]于雅琳. 徐州琴书传承途径拓展与思考[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30(03):68-71.
[6]于雅琳. 徐州琴书曲唱与民歌关系述略[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01):59-63+75.
[7]程前. 论徐州琴书经典曲目词汇的方言特色[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3):60-62+67.
[8]于雅琳. 徐州琴书腔词关系探讨[J]. 音乐创作,2014(02):168-169.
[9]王兴芳,尹丽丽. 论新媒体时代下徐州琴书的传播方式[J]. 名作欣赏,2014(33):139-140.
[10]魏云彩. 论徐州琴书的“精气神”[J]. 艺术百家,2002(03):29-32.
[11]于雅琳. 徐州琴书经典节目音乐分析[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30(04):107-111.
[12]于雅琳. 对当下徐州琴书研究的思考[J]. 艺术评鉴,2017(20):23-25.
[13]吴岫明 ,李子秋. 徐州琴书音乐概述[J]. 中国音乐,1993(02):66-67.
[14]陶园. 论徐州琴书的发展脉络[J]. 北方音乐,2011(01):107-108.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海安花鼓
 下一篇: 扬州评话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