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上党二黄简介
2019-10-2  热度:1003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皮黄腔什么时候流传至上党,其说法不一。有一种说法是:在清同治、光绪年间,艺人因逃荒之故,将上党戏带出去把二黄戏换回来。这个说法只对了一半,因为山东省荷泽地区的枣梆和河北省永年县的西调,确是那个时期上党梆子传出去的;可是上党地区早就有了上党皮黄

上党二黄:戏曲剧种,上党地区的皮黄腔,本地人也称"土二黄"。主要流行于晋东南地区,长治、晋城一带。上党二黄形成于清同治年间,一说是由汉剧衍化而成;一说是京剧受当地乡昔土语陶冶而成,两说均待考,上党二黄的传统剧目大约有九十多个,现存剧本有四十余部,绝大数是折子戏,其中生角戏为多。旦角戏甚少,剧目的名称多和京剧相同,故事梗概也基本一致,但具体情节,某些人物的扮相及唱词有明显差别。

皮黄腔流传至山西上党地区称"上党二黄",在京剧兴盛时,当地人叫"土二黄",它虽是一个独立剧种,但从未有过专演皮黄的班社和演员。

二黄52弦,西皮为63弦,是两个远关系调性的转换。反二黄由正二黄的52弦变为15弦,是近关系转调。唱腔结构,由上下句组成。上句是开放性的乐句,其旋律变化多端,可落在各种色彩不同的音节上,和下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下句是收缩性的乐句,一般地 都落在其调式产音上。正二黄上句落1音的较多;下句落5,是微调式元音上。"西皮"是这一剧种的主要唱腔,男女行腔有别。"西皮原板",女腔上句落6音,下句为5音,也是微调式;而男腔上句可落在361等任何一音上,下句则一般都落在1上,是宫调式;西皮二板,一般常见的唱腔为,男腔上句落2,下句落1,是宫调式;女腔上句落6,下句落5,是微调式。这就是使它在男女对唱时形成了鲜明的宫、微调式的对比和交替。加上它的转调的应用,故听起来丰富多彩。

二黄戏的传统剧目,能够列出名目的约有九十余出。"文化大革命"前,曾抄录四十余本。能够上演的只有《清河桥》、《苦肉计》、《白鼠洞》、《挂龙灯》等二十余出。多数是名存实亡。

79年随着上党二黄剧团的成立,促使二黄戏有了新发展,改变了属于"垫戏"的地位。青年剧作者李小猫同志,热衷于二黄戏的创作,改编。《佘杨缘》由传统折子戏《佘塘关》、《七星庙》改编而成,并新编了历史故事戏《皇帝与门官》。这已成为当前二黄团的代表戏。

《皇帝与门官》还荣获山西优秀剧目二等奖;青乐工作者刘小囤同志,对二黄戏的音乐唱腔,作了改革尝试。青年演员郭海萍、和宏敏、茹新茂等同志,承担了黄戏的主角。有关艺术单位,扶植了这一剧种。

清乾隆年间,鸣凤班史宗经就有二黄戏看家曲目《苦肉计》、《挂龙灯》、《清河桥》;嘉庆十八年,1813年其后人史溥组织剧本创作,邀请名角,添置好行头,增设舞台装饰,鸣凤班在泽州府名列前茅;传到其后人史斗一代,不读书不上进,自称大东家,随鸣凤班奔走四方,当时掌班的是郝二,史斗宣统年间病故,无后代,过祭侄儿史和庭为儿,把鸣凤班转让给堂兄弟史寅恭,史寅恭1914年去世;其妻赵氏引弟出头露面管理鸣凤班;1930年赵氏引弟的三儿子史廷秀,子承母职,管理鸣凤班;1933年,闫发生当了掌班,与史廷秀合作,直到1946年。解放后,鸣凤班收归国家剧团,改名"民风剧团",闫发生任团长;1958年民风剧团改为实验剧团,李伟顺任团长;1979年,实验剧团分为晋城上党梆子剧团和晋城上党二黄剧团两团;1985年县改市后,上党二黄剧团归属城区,改名为城区鸣凤剧团至今。



参考文献:
[1]喻霓. 民间老艺人在汉调二黄传承中的多元解读[D].西安音乐学院,2008.
[2]赵君. 怀庆府“土二黄”之来源与发展状况研究[J]. 上海戏剧,2014(06):41-43.
[3]梁卫华,刘泽桢. 安康汉调二黄保护刍议[J].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03):8-10+14.
[4]束文寿. 汉调二黄的地域流派及其沿革[J]. 陕西戏剧,1983(09):55-5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二人台简介
 下一篇: 上党梆子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