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汉剧旧称"乱弹"、"外江戏"、"兴梅汉戏",广东省汉族客家戏曲剧种之一,1933年广东大埔县人钱热储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流行于广东的梅州地区、惠阳地区、韶关地区等闽粤赣边区各地。广东汉剧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被周总理誉为"南国牡丹"。
广东汉剧实际上它来自皮簧合流后的徽戏,与闽西汉剧同属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用中州官话演唱的剧种。清雍正至乾隆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 广东汉剧的表演程式与京剧、湘剧、祁剧、湖北汉剧等剧种大同小异,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的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黑色象征刚勇,红色象征忠贤,白色和青色象征阴险、奸诈。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其角色行当分公脚、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脚等九大行。它的伴奏乐器也颇有特色,头弦、大苏锣及号头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 广东汉剧传统剧目有八百多个。较著名的有《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现代剧目《一袋麦种》等。
广东汉剧经典剧目《齐王求将》和汉剧现代戏《一代麦种》等被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影片发行;大型古装汉剧《蝴蝶梦》、《白门柳》、《花灯案》等10多个剧目,被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摄制成舞台剧或电视剧播映。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陆续推出《蝴蝶梦》、《深宫假凤》、《白门柳》、《尘埃落定》、《黄遵宪》等多出优秀剧目。
广东汉剧院立以来上演剧目一览表:
古代戏:(173个)
A:
B:百里奚认妻 白蛇传 白水滩 白门柳 霸王别姬 包公与妞妞 包公牵驴 包公斩侄 罢宴 逼侄赴科 碧莲盗砂 别洞观景
C:长亭别 春江月 春娘曲 重台别 柴房会 程咬金巧配良缘
D: 断桥 杜十娘 打花鼓 打孟良 打面缸 打洞结拜 打渔杀家 胆剑篇 貂蝉 店别 大脚皇后
E: 二度梅 二进宫
F:凤冠梦 凤落梧桐 法场奠酒 访鼠测字
G:高文举 高望过关 姑嫂比剑 广东案 桂枝写状 贵妃醉酒 过火焰山 柜中缘 蛤蜡庙 郭子仪拜寿 改容战父·斩情任侠
H:花灯案 憾恋 花碗情 寒衣谜 蝴蝶梦 胡月 合银牌 汉宫怨 换乌纱 虹桥赠珠 和冤结亲 红书宝剑 活捉三郎
J:揭阳案 姐妹花 借官记 借女冲喜 击鼓骂曹 金莲戏叔 巾帼县令
K:空城计 孔明拜斗 枯井奇案
L:炼印 辣妓 拦马 林则徐 林昭德 林冲夜奔 蓝继子 拉郎配 柳如是 芦花雪 芦花荡 六郎罪子 洛阳失印 梁四珍与赵玉粦
M:骂阎罗 梅江月 梅花渡 孟姜女 孟良搬兵 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下山 马武夺魁
N:闹龙宫 闹地府 闹江 闹严府 女审 南天门 拿潘虹 牛郎织女
P:盘夫 盘肠战 盘貂 潘金莲 平贵别窑
Q:秦香莲 秦香莲后传 奇双会 抢伞 琴心盟 丘逢甲 清风亭 七姐下凡 齐王求将 秋胡戏妻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R:让伞 热嫁冷婚
S:射雕 三岔口 三打王英 杀嫂 索夫 搜书院 僧尼会 十五贯 十三妹 拾玉镯 试夫 试妻 送京娘 宋江杀惜 宋江与山妹子 审诰命 仕林祭塔 审头刺汤 时迁偷鸡 深宫假凤 失·空·斩
T:探楼 讨荆州 挑女婿 棠棣之花 团圆之后
W:五台山 五台会兄 武松打店 翁媳会 王昭君
X:西施 西厢记 县界边 幸福山 喜脉奇案 徐九经升官记
Y:宇宙锋 意中缘 御河桥 杨排风 玉筝记 玉堂春 游武庙 辕门射戟 阴阳河 岳雷醉酒 义子登科
Z:撞碑 走雪 昭君行 昭君出塞 状元媒 张三认妻 赵匡胤雪夜访良臣 正气歌
现代戏(66个)
A:爱情的骗子
B:半边天 槟榔山下 补锅 背新娘 C:传枪 尘埃落定
D:夺印 渡口 打铜锣 大接访
E:
F:风雪摆渡
G:公孙俩 柑子红了 高山哨所
H:伙计 货郎计 海鸥 红灯记 红松店 黄遵宪
J:家内有家 惊蛰 接绳上路 交印 借牛 激战三河坝
K:会计姑娘
L:路遇 绿岭红星 两个女红军 龙渊战鼓 辣椒嫂戏郎 老榕树下的故事
M:明伯办案 苗岭风雷
N:
O:
P:平原作战
Q:麒麟老道 情结 奇袭白虎团
R:人民勤务员 人约丰收后
S:送车 十大傻 石匠上京 审椅子 胜利在望 山乡风云 社长女儿 沙家浜 三十六封家书
T:童心曲 台湾舞女 腾龙江上
W:苇塘星火
X:狭路逢
Y:游乡 一袋麦种 一对红联 一门忠烈 一盒微型胶卷 一次平常的战斗 燕双飞
Z:转唐山 追报表 智取威虎山
明末清初,广东已有不少唱弋阳腔、青阳腔、乱弹等声腔的外省戏班。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外来戏班在广州建立外江梨园会馆,与当地戏班的琼花会馆各立门户。其时有外江班十五班,其中四个是徽班,八个来自湖南。嘉庆时(1796-1820),外江班除活跃于广 州外,足迹已渐次达到潮州、汕头一带。外江班进入粤东后,吸收当地人入戏班学戏和演出。之后,又进入操客家语的梅州一带,吸收客家"中军班"艺人参加,在此过程中,融合粤东民间音乐和佛、道乐曲,以及中军班音乐(梅城、兴宁、五华、大埔等民间婚丧喜庆活动的吹奏乐曲),逐步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但它在许多方面仍与徽剧有一脉相承之处。在广东汉剧的早期剧目中,《快活林》、《淤泥河》、《齐王点马》、《王婆骂街》、《碧游宫》、《昭君》等,曾是徽剧剧目。在音乐唱腔上,广东汉剧的安春调与徽剧的安庆调相同,两者的二黄平板也近似。在乐器上,广东汉剧的头弦基本与过去徽剧所用领奏乐器徽胡相同,广东汉剧的大苏锣与早期徽剧曾用过的大锣也相同。
以中州官话演唱的安徽徽剧,湖南祁剧等"外江戏"班先后到过广州,潮州,汕头等地,最终进入梅州一带,受到热捧,因当地好读书之人多,且喜学习官话,不会说的也大多数听得懂官话,本地戏班也有很多用官话表演的,语言上不存在交流不便的障碍,因此扎根梅州后得到迅速发展。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后也被称作"客家汉戏""兴梅汉戏",1933年广东梅州大埔县人钱热储先生著《汉剧提纲》,定名为汉剧,因其已经有别于湖北汉剧而后定名广东汉剧,从此约定俗成,沿称至今。广东汉剧除在广东的韩江、东江流域流行外,其班社还常到闽西、粤北和赣南活动。广东汉剧与安徽徽剧、湖北汉剧、湖南祁剧存在渊源关系,与京剧、湘剧、常德汉剧、闽西汉剧等存在共同渊源。从外江班在广州、潮州演外江戏到定名广东汉剧,到最终落户在梅城,其间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历程。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由于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外江戏随着城乡经济崩溃而日渐衰微。抗日战争期间,班社凋零,艺人星散,粤东皮簧几成绝响。
建国后,于1950年成立了大埔民声汉剧社(前身是同艺国乐社)、梅城艺光汉剧团、文光汉剧团等。1959年成立了广东汉剧团(1959年改组为广东汉剧院),广东汉剧进入提高和发展的 新阶段。1960年以后,惠州、梅州、韶关等地区的专业剧团有十多个,另有不少业余剧团。《齐王求将》和《一袋麦种》先后于1962年和1965年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1966年至1968年,广东汉剧专业演出团体在"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下或解散或合并,1969年仅存梅州地区、惠阳地区两个汉剧团。1973年,汕头戏曲学校复办时,把汉剧科分出,拨归梅州地区,开办梅州地区戏曲学校,广东汉剧院从此落户梅城。1977年开始,各县专业汉剧团相继重建,1978年恢复了广东汉剧院建制。1979年至1982年剧目生产出现了可喜的新局面,在艺术改革方面,对乌净、武生的"炸音"和"子喉"的发音、唱法实行改革的探索,进行了小生的假嗓发声改用原嗓演唱的试验,舞蹈设计和武打组合也有成功的尝试。1982年到香港演出,恢复了广东汉剧与海外的艺术交流与海外客籍人士的联系。
2008年,广东汉剧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东汉剧为广东三大剧种之一,被周总理誉为"南国牡丹"。梅州的广东汉剧院是演出广东汉剧的主要团体,因此广东梅州又被誉为广东汉剧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