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戏,江西省赣州市东河片地区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因其形成于赣州东面贡水流域,故称东河戏。东河戏中的乱弹腔首先将自己的观众定位于下层百姓,非常具有地方特色。东河戏是在高腔的基础上,逐步融合了昆曲、宜黄调、桂剧、安庆剧、弋板、南北调、秧歌调等,发展成拥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地方戏曲剧种。
2014年11月11日,东河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曲牌
东河戏的高腔与昆腔是用曲牌演唱的,因此其曲牌分为高腔曲牌和昆腔曲牌二大类。
东河戏高腔曲牌,主要都在《日连传》一戏中,根据现存的本子统计,《目连传》中总共使用了154支曲牌,几乎是东河戏中所用的全部曲牌。其中有谱的曲牌有76支,有曲牌名但无谱的有78支。76支有谱的曲牌根据其曲调、帮腔及句尾落音的特点,可以大致分为[红衲袄]类、[四朝元]类、[驻云飞]类、[风入松]类、[汉腔]五大类,其中[红衲袄]类有16支,[四朝元]类有9支,[驻云飞]类有12支,[风入松]类有8支,[汉腔]类有12支。现将有谱和无谱的曲牌列举如下:
76支有谱的曲牌:[香罗带][红衲袄][下山虎][尾犯序][朝元歌][娥郎儿][北山坡羊][香柳娘][懒画眉][端正好][锁南枝][望远行][桂枝香][步步娇][一封书][四朝元][梧叶犯][皂罗袍][哪吒令][折桂令][一江风][驻云飞][泣颜回][玉钩挂][胡十八][节节高][得胜令][归朝歌][寄生草][山春景][黄莺儿][孝顺歌][缕缕金] [混江花][豹子令][莲花洞] [古梁州序][金蕉叶][南得胜令][八犯江儿水][犯淘金令][北新水令][北驻马][孔子哭][猫儿坠][观音洞][锦望月][马不行][秋江调][渔歌][尝宫花][狮子序][锦合序][乡下高][天下乐][草秋儿][东瓯令][玉抱肚][山坡羊][玉交枝][双潮鸫][粉蝶儿][耍孩儿][风入松][浪淘沙][刮古令][皂角儿][北哭相思][一枝花][清江引][普贤歌][窄地锦][北甘州歌][江头金桂][半天飞][小梁州]。
78支有名无谱的曲牌:[画眉序][水底鱼][滴溜子][大牙古][遍地游][点绛唇][上霄楼] [三花子][出队子][忆多娇][翠柏][傍妆台][不是路][剔银灯][新水令][步步娇][江儿水][雁儿落][侥侥令][收江南][园林好][沽美酒][普天乐][混江龙][红绣鞋][降黄龙][高汤台][四边静][吴水四][浪味歌][金钱花宝][醉翁子][玉芙蓉][七贤过关][一剪梅][三棒鼓][川拨棹][江头桂枝][二犯妆台][金蝉歌][字字双][生姜牙][ 金钱花][元和令][五更转][破齐阵][惜双娇][黑麻序][马不停][三学士][问鹩春][宫排子][蛮牌令][晓行序][紫花儿序][洞仙歌][古轮台][菊花蕊][滚绣球][叨明令][倘秀才][白练子][淘金令][鹊踏枝][醉中天][醉扶归][四块玉][水仙子][玉山颓][忆秦娥][金龙聪][扎玉马][寸寸高][夜行船][劝世文][卜算子][油葫芦][黑迓鼓]。
东河戏高腔曲牌的运用,一般采用联套形式,常见的联套形式有南曲联套、北曲联套以及南北曲合套3种。东河戏的北曲联套非常值得一提,江西的许多高控在使用北曲曲牌时,一般都予以南化,使之趋向于南曲的风格,即所谓"北曲南唱",而东河戏中的北曲却是"北曲北唱",仍然保留北曲的音乐风格,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南戏兴起后,许多北曲曲牌被南化,其本来的音乐风格难以保留,而东河戏的北曲曲牌为北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代表剧目
东河戏传统剧代表剧目有《雷峰塔》、《挽发记》、《玉簪记》、《扫秦》等。
东河戏的剧目,高腔主要演弋阳腔连台大戏,如《目连传》、《三国传》、《封神传》、《铁树传》等。昆腔整本戏有《金印记》、《金雀记》、《渔家乐》等,皮黄戏在东河戏中占多数,如《九江为王》等。
高腔的《双斗猴》,皮黄的《九江为王》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已很少见。
历史渊源
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民间艺术,东河戏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早在嘉靖年间(1522-1560年),东河流域赣县与兴国交界的田村、白鹭等地流行一种以高腔曲牌清唱故事的坐堂班,坐堂班每逢吉庆节日,酬神还愿时,演唱一种受弋阳腔影响的"道士腔",这种坐堂班不彩扮表演,而是围桌而坐,和琴而唱,形式较为简单而灵活,故特别为当地百姓喜爱,这种坐堂班被历代艺人和戏曲研究家认定为东河戏的胚胎,并于万历年间搬上舞台。据当地人讲,坐堂班盛行时期,每次迎神赛会,乡间必选男女姣童扮作神道仙佛故事及流行戏曲中的精彩画面,肩抬游行,当地人俗称"扮故事",这一传统还在沿袭。"扮故事"形式上发展到以高腔大本戏为主的舞台演唱,形成东河戏刍形。
在坐堂班盛行时期,每次乡间迎神赛会,必选男女姣童扮作神话传说中的神道仙佛及流行于戏曲中的人物,人们便肩抬游行于乡村之中。清顺治三年(1646年),睦埠人刘仁全组建演唱高腔戏的戏班,名叫"玉合班",这是东河戏成立最早,也是历史最长的一个戏班。"玉合班"主要演出高腔连台大戏,如《目连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香山记》、《封神榜》等,这些剧目都是一本戏能演十几天的连台戏;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目连传》,当地人最记忆犹新的是其"耙"。这指的是该剧有一些特技表演,耙是一种三刃铁叉,演出时常演员用耙不断向人的头部、腋部、胯部掷出追打,惊脸的动作能把观众看得自瞪口呆。《目楼传》正是通过这些高难度的绝技来表现剧情。《五台会见》中讲杨三良模拟十八罗汉神态,自有一套程式,惟妙惟肖。《铁树传》演许真君降伏孽龙,群歌群舞场面气势宏伟,动作奔放遒劲,所以受到当时人们,一致好评。"玉合班"一直以来都非常强大,并派生许多戏班,且多以"玉"字取名,如玉喜台班、玉清台班。
淡妆浓抹总相宜时隔几年,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又从苏州来了一批昆曲子弟,在田村组建了以演唱昆曲为主的"聚雪班"(后改为"凝秀班")。高腔、昆腔互相渗透,这两个班社的组建,标志着赣州一个以演唱高昆为主的戏曲剧种开始形成。
以昆腔为主的"聚雪班"的成立,当地有一个小故事,据传东河流域有一个富商,名叫谢国泰,此人在苏州经商多年,积蓄了大量资本,由于在苏州年限已久,酷爱昆曲,所以告老返乡时,在苏州买来一批昆腔演员带回赣县,并组成"聚雪班"。"聚雪班"在表演上有一个特点,即非常保守,它不肯吸收弹腔艺术特色,因而在其发展上有一定的局限。但"聚雪班"的演出非常规范,并且表演一丝不苟,注重舞台形象,故受到上层人士的欢迎,许多文人、当地士绅、地方官员都非常喜爱它。
康熙时,东河戏又吸收宜黄调,简称"二凡"。咸丰后,又吸收桂剧西皮戏、安庆剧、弋板、削匕调、秧歌等;谜就使得东河戏乱弹腔形成以二凡西皮为主,同时又吸收安庆调和南北词的一套完整系统,剧目繁多,皮黄剧目以列国、秦汉、三国及唐宋历史题材为多;唱安庆调的主要有《打樱桃》、《听琴接驾》等,唱南北词的有《安安送米》、《洞宾对丹》等;其他如《小放牛》、《进城看女》、《打花鼓》、《大补缸》等,亦各有专用曲调。
自乾隆至同治的100多年间,是东河戏发展酌、最高峰,流布最广。当时,仅河东一片,职业班就有49个,演出剧目,据不完全统计:高腔有252种,昆腔有96种,弹腔655种,流行区域发展到赣南各县和吉安地区,"以及闽西、粤北与梅州、潮州和湘西部分区域。此后又相继吸收了江西宜黄调、桂剧西皮戏、安庆调、弋板、兴国南北词等发展成为有高、昆、弹三大声腔,较为完整的地方剧种--东河戏,成为影响赣州东河一带的"赣州第一剧种"。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东河戏演员投入到革命当中去,在舞台上塑造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革命伟人的形象,扩大了红军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赣州东河戏迅速发展,挖掘整理出一批如《封神》、《白蛇传》、《疯僧扫秦》等优秀传统剧目。1956年,赣州东河剧团排演的《尉迟恭》一剧,赴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向国家领导人作汇报演出。 1964年东河戏(当时名赣州市赣剧团)与赣南祁剧团合并为赣祁剧团。1980年,文化主管的中青年演员,多数归队。1981年江西省文艺学校在赣南分校开办东河戏班,招收男女学员各十名,请回健在的部份老艺人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