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宁河戏简介
2019-10-2  热度:707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江西宁河戏是江西地方大种剧。发源于江西修水县,流行于赣北及湘、鄂、赣交界一带。修水县旧为宁州州治,民间旧俗多敬傩神,每当酬神还愿,傩歌傩舞盛极一时。明隆庆年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剧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皮簧,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逐渐形成一种以唱皮簧腔为主体的剧种宁河戏,俗称“宁州大班”。2008年宁河戏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戏种简介


宁河戏起源于江西修水,系由酬神还愿的的傩戏发展而成,明隆庆元年(1567年)即有专业班社,唱高腔,清初又从徽班中吸收吹腔,昆腔,从汉剧中吸收西皮,从宜黄戏中吸收二犯,至清乾隆年间,宁河戏的高腔,昆腔逐渐衰落,皮黄由十分繁荣,至清末亦趋衰落,脚色分类与徵剧相似,但更为细密,舞蹈动作特点甚多,唱腔以二犯与西皮为主,传统剧目中《文公走雪》、《铜桥渡》、《采石矶》等剧较为罕见。 

历史渊源

宁河戏,古称“宁州大戏”,发源于修水县,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古老地方剧种,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具有显著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貌,曾在赣西北修水、武宁、铜鼓等县以及赣、鄂、湘毗邻地区广为流行,深受群众欢迎。

前明时期,修水民间旧俗多敬傩神,有“无傩不开亲,无傩不成戏”之说。“傩神俗称宣帝……多以生功德于民者祀之”(见《义宁州志》)乡村都社各奉神为傩,竞立傩案,每当酬神还愿,献以歌舞,谓之“傩歌”、“傩舞”。至嘉靖、万历年间,由于弋阳腔兴起,傩歌傩舞逐渐衍变成傩戏。“每于八月朔,赛会演剧”。 “乡里演戏,谓之行傩。”(见《义宁州志》),这种傩戏,始为神,继为优。一种是阳戏,(“阳戏,傀儡戏也。”)(见《高安县志》),由心愿者提挈傀儡,各家有愿演之。(见《万载县志》),另一种是由艺人扮演,变娱神为娱人之人戏。当时已出现在宁瑞两州的修水、武宁、铜鼓、高安、上高、万载等地。据修水小溪三帝案神咒歌词载:“若问开傩几时起,隆庆元年菊月兴。”修水第一个傩戏案堂班———三元班建立的时间是菊月即九月,隆庆元年(1567)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明万历年间,又有“春林”(上源余太公案),“凤舞”(全丰戴太公案),“同庆”(大桥马爷案)、“鸿云”(噪口肖爷案)等班社流动唱戏。所演剧目为《目莲传》、《征东传》、《西游记》等,所唱腔调系傩、弋混交之修水高腔,即一唱众和,其节以鼓,又叫“打锣腔”。

到清康熙年间,安徽徽班向西发展,宜黄戏相继北上。这两种声腔传入修水,当地案堂班艺人兼收并蓄,后从徽班吸收了石牌腔和九腔十牌子等曲牌吹腔,以及《神州擂》、《蜈蚣岭》、《采石矶》等剧目,从宜黄戏吸收了宜黄二凡及《清官册》、《下河东》、《三官堂》、《钓金龟》、《假棺材》、《满门贤》、《全家福》、《琵琶上路》、《双贵图》、《探五阳》、《万里侯》等剧目,融高腔、昆曲、吹腔、徽调及民歌小调于一炉,逐渐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声腔的戏曲剧种——宁河戏。而最初之傩歌高腔,只作为案堂班请神辞神之用,已非戏曲声腔了。其时戏曲活动日见兴盛,艺人增多,出现了“宁州十八班”。

清代中叶,宁河戏声腔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化,是楚腔西皮调的传入。道光丁未年(1847)湖北崇邑三胜班到修水的溪口、山口等地演出很久,影响极大。首先是小溪三元班,继而“春林”、“凤舞”、“同庆”、“舞云”、“鸿云”等班都吸收了楚腔的西皮调。自此艺人交相搭班,因而进一步丰富了宁河戏的声腔和剧目,并导致高腔渐频绝响,吹腔、徽调日趋衰微,而变到以皮黄为主体的声腔了。到清光绪年间,不仅案堂班达31个(其中7个傀儡班),还有了5个职业戏班。县内凡庙宇祠堂,均建戏台。据清人瞿炳育《箴俗臆说》记载:“各城镇村落每建一神龛,必襄金立会,置买田租,少者不下数十担,多者或至数百担,岁岁皆为演剧消耗,甚至强宗之祖祠,亦复如是。”据此可知当时盛况。

1927年,湘赣边界爆发秋收起义。宁河戏艺人纷纷参加各级苏维埃化妆讲演团,活跃在湘鄂赣苏区。宁河戏得以复兴,成为革命武器。1933年后,国民党反动派对苏区多次围剿,艺人们成了“通匪”嫌疑对象,或壮烈牺牲,或被迫逃亡,在不时的封箱禁戏等重重高压下,艺人们仍不畏强暴,坚持演出。1945年抗战胜利后,一个由县城西摆、万坊街业余剧团合二为一的修水县青年剧社成立,即为宁河戏剧团之前身,成为修水县建国前一支实力最强的戏剧队伍。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宁河戏倍加重视与扶持,成立了地方国营宁河戏剧团,从此,由集体分红制民间班社转为全民所有制国家事业单位,建立了党团组织和导演制度,由祠庙小舞台走上正规剧场演出。与此同时,又着手对传统剧目、音乐和表演艺术进行挖掘、整理、革新,业余剧团亦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县农村,宁河戏再获新生,焕发了青春。  

传统剧目

宁河戏剧目众多,现有目可查者,已达四百多种,多系整本,内容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如三国戏,从《虎牢关》到《禅台报》整套有46种;杨家将戏从《紫金带》(杨衮教枪)到《洪洋洞》(六郎归天)有11种。剧目来源较广,吸收弋阳腔的有《征东传》、《西游记》、《目莲传》等;昆曲的有《天官赐福》、《六国封相》、《东坡游湖》等;徽班唱石牌、曲牌吹腔的有《四国齐》、《采石矶》、《神州擂》、《铜桥度》,宜黄戏唱二凡的有《贩马记》、《上天台》、《一捧雪》、《三官堂》、《满门贤》;汉班唱西皮的有《莲台山》、《清河桥》、《八义图》、《荥阳关》、《长板坡》等,唱二凡慢三眼的有《杏花落园》、《描容上京》等,唱四平三眼的有《贵妃醉酒》、《文公走雪》等。剧目内容极为广泛,除演帝王将相,朝代兴衰故事外,有的戏演忠臣良将,反抗外族侵略,歌颂民族气节;有的戏演忠肝义胆,保国安民,揭露诛灭乱臣贼子;有的戏暴露昏君奸臣,荒淫残暴,祸国殃民;有的戏表现清官廉吏,公正刚直,平反冤狱;有歌颂农民英雄勇敢机智同封建统治阶级进行斗争的戏;也有批判封建礼教,表现追求婚姻自主的戏;有的戏抨击忘恩负义,有的戏表彰济困扶危……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从艺术手法上看,整本大戏,都具有故事完整,关目清楚,人物鲜明,通俗生动,雅俗共赏,虚实结合,张驰相间等特点。  

现代剧目

解放后,挖掘记录了传统剧目二百六十多种,鉴定出好的和比较好的二百四十多种,演出了一百一十多种。整理了《秦琼表功》、《林冲夜奔》、《采桑逼封》等一批优秀传统剧目。《秦琼表功》于1961年拍摄成电影。新编了用吹腔演唱的传奇剧《碧春缘》。从其它剧种移植改编了《打差抗粮》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编了历史剧《牛皋》,古装神话剧《雪鱼公主》,改编了传统折子戏《海舟过关》,整本戏《十五贯》、《宝莲灯》、《秦香莲》、《白蛇传》、《乌金记》等。

宁河戏在反映现代生活,配合革命斗争方面,亦早有贡献。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化妆讲演团曾编演《打曹家》、《活捉张辉瓒》等剧目,解放后创作的现代戏有:《红色山林》(获省创作奖,灌制了唱片),《白云崖畔》、《春风红雨》、《幕阜惊雷》(均获地区创作奖)、《山村风暴》、《龙潭虎穴》等。  

表演行当

宁河戏早年主要以案堂班形式进行活动,班主即傩主,宗教色彩较浓。演戏主以奉神还愿,故淫荡、凶杀的剧目和表演极少。其行当,早期为三生、三旦、三净九角头制,后受徽班影响,改为一末、二净 、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称“十顶网子”,外加生、旦、净和闺门旦四个贴补角色。各行均有一些难度较大的戏,如“生怕访普,旦怕醉酒”等。  

表演形式

表演上的唱念做打,要求规范严谨,“坐似钟,立似钉,唱要鸣,做要神。”唱工讲究发音,上弦、归韵、字正腔园。旦角用小嗓,小生本小嗓结合使用,三生唱腔高亢激昂,老生唱腔苍劲深沉,花脸唱腔分虎音、炸音、边音。念白有韵白、口白两种,小丑多用俚语俗词,地方色彩较浓。早期科班为强调念白,有 “千斤白四两唱”之说。做工上通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表演技巧。手、眼、身、法、步一招一式,讲求分寸,各行均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如“开山字”,生角齐眉,且角齐胸,小生齐肩,花脸过头;“起霸”,分大霸、小霸、男霸、女霸、贼霸等;翎子有攀、衔、戏、扶盔转翎等功;散发有散、甩、衔、丢等功;须生的髯口,有捋、甩、吹、撇等功,旦角的水袖,有抖、放、丢、甩、扬、冲、戏等功。腿有正腿、旁腿、跨腿片马,三步一片马等,眼有正眼、斜眼、喜眼、怒眼、愁眼、情眼、贼眼等,笑分喜笑、冷笑、痴笑、假笑、苦笑、笑、狂笑和皮笑肉不笑等。武打有刀、枪、拳、棍等十几类,每类都有五套打法,如棍有扭丝棍、十八响、拨棍、挫棍、荞麦棍,枪有小快枪、跑马枪、七枪头、梅花枪、滚团牌,拳有斛三团、五架手、洗手、插手、虎豹头等。  

脸谱特点

脸谱强调体现角色的性格、身份,如黄巢的脸谱,根据其“眉横一字眼存谋,鼻弯三窍鬼神愁。头顶七星朝北斗,脸带五岳压诸侯”四句上场诗的描述来开脸,《采桑逼封》中钟无盐的脸谱,额书三支戟(表示善武),左脸一桑叶(采桑村妇),右脸一金钱(示镇国之才),血盆大口外勾一白圈(示丑陋)。开脸技巧则能“近看一个疤,远看一支花”,粗中见细,繁而不乱。运用程式和功法技巧,讲求功架稳健,情景切贴。如《秦琼表功》中的秦琼,在陈述临潼山救驾的表演中,用“怀里抽剑”、“月中偷桃”等64种身段和32种亮相的连续造型和形象,准确地表现了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勇猛英雄的战斗过程。《采桑逼封》中的齐王(粉丑)在桑园跑马表演中,用手捏蟒的前摆作马头,后摆作马尾,生动地表现出上坡、下坡及行走、奔跑之状,既逼真,又幽默,充分体现了本剧的喜剧风格。  

音乐曲调

宁河戏音乐是宁河戏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剧本文学、表演、舞台美术等有机地联系,构成了宁河戏完整的艺术形式。其内容可分为声乐、器乐两部分。声乐指人声演唱,包括唱腔与道白;器乐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统称之为“文武场面”。文场由胡琴、月琴、三弦三大件及唢呐、笛子组成,旧称“九根弦和两支管”。主为伴奏西皮、二簧戏各种板式的唱腔和曲牌。武场(打击乐)使用乐器有板鼓(单皮鼓)、尺子(檀板)、大锣、小锣,铙钹、马锣、云锣、响子(空心木梆)等。除用于皮簧戏中各种板式的起、头、还、煞,另有大小锣鼓点子(锣鼓经)55套。无论声乐与器乐,都是通过其音响效果去煊染剧情,烘托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打击乐是宁河戏音乐中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它自成体系,并以其节奏音响带动全局,贯穿全剧,用以配合并调节表演身段、唱与念白的节奏韵律;煊染、烘托规定情景中的思想,环境气氛,以此统一整个舞台的节奏风格。曲牌音乐是弥补打击乐不足的一种器乐曲,在戏中起到进一步煊染、烘托感情和深化主题作用。唱腔音乐和念白,是剧的主体,是用人声来表达戏剧主题思想,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音响乐。总之,声乐和器乐是宁河戏演出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是在形式和使用上须视剧目内容的不同和风格之异而定。

宁河戏音乐,无论是吹、弹、拉、唱、念都各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程式,有其严谨和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其灵活多变的一面,可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予以突破与发展,这就取决于艺人艺术素养与技巧之高低。如皮黄腔的板式,由原板发展了三眼、流水、快板、摇板;二凡正调用五度音转调法的处理,派生了凡字、锁呐二凡和正拉反唱等,打击乐也是如此,在鼓、板、锣、钹等乐器的单音基础上,由简到繁,由一种样式发展到多种样式。 


参考文献:
[1]丁骁晗. 修水宁河戏的传承与发展[D].四川音乐学院,2017.
[2]陈拥军,匡宇新. 保护传承 创新发展——关于宁河戏的一些思考[J]. 影剧新作,2016(03):166-170.
[3]孔江闽. 宁河戏小生唱腔的借鉴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汉剧简介
 下一篇: 乐平腔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