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沙剧,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南一带,一般认为是清咸丰前后由当地壮族支系沙族的歌舞受汉族戏曲的影响而形成,表演艺术很重视舞蹈,文戏中的扇、马鞭和武戏中的刀、枪都有一整套动作程式。主要唱腔叫"正调" 、分男角唱的"依阿里"和女角唱的"快哥来"两大类,均用壮语。说白则偶尔也用汉语,伴奏乐器有大鼓与毛竹做的脆鼓等打击乐,也有二胡,三弦,月琴与牛角做筒子的胡琴等弦乐。
传统剧目
壮族沙剧题材多反映本民族生活内容,如《布伯》、《侬智高》、《张四姐下凡》、《宝葫芦》、《红铜鼓》、《金花和银花》、《莫一大王》和《百鸟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