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唱腔具有翻高遏低的艺术特点,故名"遏工";又因遏音落在宫调上而得名"遏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定名为"阿宫腔"。长期为皮影形式演出,流行于礼泉、富平、兴平、泾阳、三原、高陵、耀县、铜川、临潼等地。1958年始变为舞台戏曲形式。
阿宫腔已挖掘的传统剧目有六百余本。其特点是说繁唱简,通俗易解。唱词格局,多为四六组句,偶有奇数句。搬上舞台后相继改编演出的传统剧目有《王魁负义》、《锦香亭》、《金麟记》、《女巡按》、《三婆娘叮嘴》等三十多本;演出的新编和移植剧目有《兵发十八湾》、《争儿记》、《新家风》、《彩红》等五十多本。1961年赴京演出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王魁负义》的全剧音乐唱腔,中国唱片社还为刘宝琴灌制了《惊耗》一场的唱片。1977年后,又排演出《白蛇传》、《台风》、《泵房春曲》、《牵牛上山》、《竹嫂》、《丰收时节》等剧目。
清宣统末年(1911),有人在兴平县与礼泉县交界处的店张舞台两侧的石柱上刻置一幅对联,曰:"高画清诗见槐里,小工遏调出礼泉"。由此可知,阿宫腔形成于礼泉县店张地区。
据老艺人段天焕回忆,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一1850),阿宫腔已由礼泉传播到渭北一带。早期皮影阿官腔的唱调为秦腔,演出的主要剧目有《范睢相秦》、《玉瓶赠金》、《祥麟镜》、《四贤册》等,多为官宦和富豪人家演出。因秦腔唱腔太粗、太噪,难合官宦人欣赏口味,艺人们便在唱调落尾加个"遏头子",即"翻高遏低",俗称"遏止"。与原来的秦腔唱调相比,有"三放不如一遏"的艺术效果,遂取名"遏工小调",艺人们简称"遏工"。(1963年《陕西省文化局阿宫腔调查资料》)
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礼泉县遭饥荒,骏马安寇村阿宫皮影班部分艺人逃荒到富平一带落户,遂将阿宫腔带到富平县进行坐摊清唱。道光中期(约1834),富平县曹村乡西头陈堡子陈相公(名展中),邀集阿宫腔艺人组成阿宫皮影班,营业演出。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又相继出现了王仓班等。出名的乐师有樊瞎子,可吹唢呐曲牌三百余种,教授徒弟十余人;艺人(前手和唱家子)有赵相公、任相公、乔娃子、友娃子、金马驹、金盆子、王石娃、段相公等;演出的主要剧目有《滚龙床》、《红拆书》、《铁冠图》、《搜孤》、《清河桥》等;流行地区已经扩大到邻近的耀县、三原等地农村。中华民国十一年(1922),艺人段天焕与安四、赵志奎、赵积福等,又成立阿宫皮影班,演出了《赠绨袍》等剧目。中华民国十八年,陕西大旱三年,阿宫腔艺人乔娃子、友娃子、顺京子等先后饿(病)死,戏班解散,仅有段天焕一个阿宫腔班,时演时停,勉强维持到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富平县人民政府为抢救阿宫腔剧种,邀集幸存的老艺人,以段天焕为首,组织起阿宫腔民乐皮影社,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演出活动。1958年,富平县秦腔三团改为富平县阿宫剧团,遂将阿宫腔传统剧目《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玉瓶赠金》搬上舞台由人演出。脚色随之增加,生、旦、净、丑一应俱全;表演上袭用秦腔程式,并采用皮影某些形体动作,显得别具一格:唱腔基本保持原遏宫腔唱调,唯花脸吸收了眉户的[老龙哭海]调,学习秦腔行腔技巧而不用"将音",创造出[连音慢板];旦脚唱腔吸收碗碗腔行腔技巧,揉进蒲剧发音方法,突出遏止特点,细腻、婉转、刚柔并济。改革后的唱腔板路有[二六]、[慢板]、[二倒板]、[箭板]、[一叠腔]、[三不齐]和单句送等,常用的曲牌有[一起清雪]、[迁仙客]、[春宴开]、[点绛唇]等。伴奏乐器改二股弦主奏为板胡主奏,增加了扬琴、提琴,并以梆子击节,配以鼓板、小锣、铙钹等。表演上采用了塌城、断壁、排把、接棍、剑出鞘、踢打、出手等武打特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