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姚剧简介
2019-10-4  热度:1083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姚剧是流行在余姚、慈溪、宁波、舟山、上虞、绍一带的戏曲剧种。它是在民间歌舞"马灯"、"旱船"、"采茶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初为近于说唱的"对子戏",在余姚一带称作"灯戏"或"灯班"。由于姚剧语言通俗、流利清晰,唱腔近于口语,往往一、二十句唱词顺而歌,一气呵成,运腔自然,犹如鸟语,故有"鹦歌班"之称。

代表剧目

姚剧传统剧目素有"七十二本"之说。多数是折子戏,与滩赞系统各剧种相类。如前后《庵堂相会》、前后《落发》《借披风》《还披风》、前后《垃圾》。《打窗楼》《十不许》(《十劝郎》)《卖草囤》《卖青炭》《卖冬菜》《卖小糖》《卖石榴》《荡湖船》《陆卖饼》《秋香送茶》等。这些剧目多数是清装或时装戏,故事情节简单。另有一些戏以穿插杂技动作为特色,如《顶碗记》《大闹花灯》等。

历史渊源

姚剧,属吴语系滩簧类地方剧种,产生并始行于浙东余姚,脱胎于当地"车子灯"、"采茶篮"、"旱船"等民间歌舞及"雀冬冬"等民间说唱艺术,形成于17世纪中叶。因沿袭用余姚方言演唱,故俗称"余姚滩簧",简称"姚滩",又名"鹦哥戏"。

早于清乾隆年间,已有"姚滩"职业班社盛演于余姚、慈溪、上虞城乡,因多在"灯节"前后演出而称之为"灯戏"或"灯班",其中以余姚横河(今属慈溪)虞才华带班的"才华班"为有史可查的最社。"滩"不仅盛行于本地,并不断向外流传,东至舟山的桃花、六横、沈家门,西至绍兴、萧山、诸暨,南至新昌、嵊县(今之嵊州),北达海盐、桐乡,直至上海,曾与"小歌班"(越剧班社的前身)艺人合作演出于"华兴园"。"姚滩"艺人马楠本、周兰英、楼阿木、月月红、小山宝、大桂香等,均挂牌演出于"永乐园"、"高升楼"、"如意楼"等演艺场,在旅沪的宁绍帮观众中曾红极一时。

20世纪30年代,小山宝、大桂香演唱的《卖小糖》一剧,曾由高亭公司灌制唱片。鼎盛时期,曾有"姚滩"职业班社20余个。旧时,因"姚滩"艺人在演出时常以插科打诨针贬时弊,加之剧目多属表现男女私情、争取婚姻自主的内容,与封建礼教对着千,故被当局列为"鹦哥淫戏"而屡遭禁演,不少艺人深受迫害,境遇凄凉。尤在抗日战争爆发后,更因时局动乱而每况愈下。至解放前夕,"姚滩"班社已所剩无几,奄奄一息。时有一名为"德胜顺舞台"的姚滩班社,以演"绍兴大班"(绍剧)为幌子,用前半夜演绍剧,后半夜演姚滩"的办法得以维持剧种的生存。

1953年,在浙江省文化局的关心重视和余姚县文化馆的扶植下,由黄承炳等17位"姚滩"艺人组建了"余姚滩簧小组"。1956年,"余姚滩簧"定名为"姚剧"。同年9月,经浙江省文体局批准,成立了专业的"余姚姚剧团"(系迄今为止,该剧种唯一的专业表演团体),从此进入了姚剧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在"姚滩"中前期,旦角均由男性扮演,用假嗓或真假嗓结合演唱。直至20世纪30年代,始有女性旦角演员出现,并逐步改变男旦占领"姚滩"舞台的现象,如后来成为"余姚滩簧小组"和"余姚姚剧团"台柱之一的刘芙蓉,便是开创姚剧由女性演旦角的杰出代表。而原来饰演旦角的男演员如黄承炳、黄立泉、张长水等则逐步改演生角,偶而也有男旦出现。如"姚滩"泰斗孙春阳(男旦),于20世纪60年代,在上海演出姚剧现代戏《地头缘》中扮演老婆婆一角,演得幽默诙谐,妙趣横生,深受广大观众和行家好评。

1957年,浙江省群艺馆戏剧干部陈玉祥根据小说《高玉宝》有关章节,为姚剧团编创并导演了姚剧《半夜鸡叫》,并在当年的全省戏曲会演上一炮打响,成为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此后,剧团一直坚持编演现代戏,涌现了诸如《玉兰拜寿》《搭壁拆壁》《凤凰桥畔》《红灯志》《雷锋》《焦裕禄》《柏树坡》《烦恼的喜事》《强盗与尼姑》《沙场泪》《传孙楼》《龙铁头出山》《鸡公山风情》《女儿大了,桃花开了》等一大批现代戏,其中有多台优秀创作剧目在各级调演中荣获大奖,在浙江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与此同时,姚剧还注重从兄弟剧种汲取养料,尤其是向沪剧、锡剧、甬剧等滩簧剧种学习借鉴,并移植适宜本剧种演出的剧目,如《碧落黄泉》《双推磨》《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三县并审》《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均已成为姚剧舞台的保留剧目。

余姚姚剧团1956年9月建团,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大体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从建团到1966年为第一阶段。以黄承炳为团长,"姚滩"老艺人为骨干的前辈们,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把一个以前只用四只稻桶,搭上八块门板即可演出的"余姚滩簧"变成了正正规规的地方剧种,坚持编演现代戏坚持上山下乡为农民兄弟服务,坚持勤俭办团,积极培养新生代姚剧演员,从许多方面为姚剧事业的发展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1966年"文革"爆发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为第二阶段。其间,一大批姚剧工作者或被迁返回家,或被迫转业改行,留下来的则进了"文宣队"。1976年10月,"四人帮"垮台,文艺界逐渐复苏,姚剧改革也随之开始。1976年11月,经整编重建,"余姚县文宣队"又改名为"余姚姚剧团",部分原姚剧工作者重新归队。随即,《枫叶红了》《于无声处》《祥林嫂》《江姐》《双推磨》《杀狗劝夫》《错进错出》《秋香送茶》《半夜鸡叫》等新、老姚剧剧目相继出台,观众如潮,盛况空前,姚剧艺术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1979年6月起,演员出身的沈守良任团长,在此后的近十年时间内,是姚剧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获得较快发展的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剧团致力于抓大型近、现代剧目的创作和综合艺术质量的提高,为姚剧这一小剧种在省内外戏剧领域争得一席之地作了艰苦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广大姚剧工作者的共同奋斗,大型近代历史剧《强盗与尼姑》在浙江省第二届戏剧节一举夺魁。此后,《沙场泪》《野杨梅》《桃园记》等大型创作剧目,在省、市历届戏剧节频创佳绩。与此同时,省文化厅给姚剧以大力扶持,出资开办"宁波地区戏曲(姚剧)训练班",为姚剧团培养输送了新一代艺术接班人。

1988年3月起,寿建立出任团长,开创了姚剧事业持续发展,并走向辉煌的第四个历史阶段。2001年,大型姚剧现代戏《女儿大了,桃花开了》以前所未有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排练数易其稿,精益求精,以全新的样式出现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八所高校。


参考文献:
[1]沈贝贝. 从学唱姚剧经典唱段看地方戏曲姚剧的演唱特点及传承意义[D].天津音乐学院,2017. [2]莫霞. 戏曲的剧种气质[D].上海戏剧学院,2014.
[3]华建新. 论姚剧《王阳明》“真三不朽”形象的塑造[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25(03):12-17.
[4]. 姚剧[J]. 浙江档案,2010(03):48-49.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南剧简介
 下一篇: 临剧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