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邕剧简介
2019-10-4  热度:757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广西壮族地方戏曲之一。邕剧属皮黄声腔系统,声腔导源于湖南,旧时称为广戏、老戏、本班戏、本地班、五六腔等,因活动中心在古邕州一带,且用邕州(南宁的古称)官话演唱而称为邕剧,是广西四大地方剧种之一。曾经流传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越南柬埔寨等地。

邕剧的表演极具特点:线条粗犷有力,淳朴雄壮,是南派武功和粤西风骨的结合。与其他剧种迥异,许多身段、造型以至出手、投足等都来源于桂西南一带壮、汉两族人民共同喜爱的民间舞姿、武技和美术造型,在某些方面体现了壮族的雄浑粗犷的民族风格。

代表剧目

邕剧的剧目丰富多彩的,据不完全统计,邕剧传统剧目大小共七百多个,保存下来的剧目有418个。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戏剧文化是岭南民间艺术的结晶,有着特殊的价值。

邕剧传统剧目主要有:《五台会兄》、《西河会妻》、《三进士》、《长生乐》、《七状纸》、《纪鸾英招亲》、《霸王归天》、《杨八姐搬兵》、《百鸟衣》、《春满柜台》、《王六郎》、《红碗记》、《陈塘关》等。

清朝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起,在南宁及其周围一带,传统的官话戏曲就已流传甚广。当邕剧演员表演高空跳跃 戏班在南宁本地一带演出时,戏迷们称之为“本地班”;当戏班在外演出时则被称为“南宁班”、“南宁戏”、“老戏”等。1933年,南宁商界为红十字会筹款举办“游艺会”时,首次标出了“邕剧”二字,与粤剧桂剧等同台竞技。

清朝末期,邕剧已在桂中、桂南地区流传开来,甚至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受到极大的欢迎。

清朝末期,大部分的邕剧戏班是由成名艺人建立起来的,如当时红极一时的四大本地班--全新凤、合新凤、寿新凤、乐尧天,皆为此类。所以其时戏班多为“家族班”,剧目的的传承大多靠师父一字一词、一招一式传授给徒弟。清朝末期南宁最有名的“家族班”当属乐尧天班,有“一天盖三凤”之说,创立者为蒋祖友,其《打龙蓬》极为出名,有“戏状元”之美誉。

民国

由于人们有了更多的看戏需求,邕剧戏班纷纷开设,其中最著名的属陆荣廷资助组建的军民乐班。陆荣廷年轻的时候,流浪在南宁龙州等地,因为犯事被清兵追捕。逃难中,陆荣廷巧妙地逃到拐脚桂(刘玉堂)的戏班里头,拐脚桂心存善良,把他藏在戏服的箱子里,陆荣廷因此逃过一难。后来,昔日的恩人拐脚桂穷苦不堪,而陆荣廷已当上广西的督军。拐脚桂为求生存,求见陆荣廷,陆荣廷亲自出门迎接这位衣服破烂不堪的邕剧艺人,以好酒好菜招待,并拨款15000多银元,成立军民乐班,让拐脚桂在戏班里头唱戏。军民乐班成了当时广西第一号南宁本地戏班,常在南宁、龙州左江一带为官兵百姓们演出,颇得大家的喜爱。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戏班艺人们也在戏台上表达着自己的爱国热忱。蒋大增、杜松龄等邕剧艺人在隆安演出时,一改往日的爱情题材剧,上演《血战高平》。据介绍,当喜闻乐见而又雄浑激昂的本地剧在台上唱起时,场下的戏迷们亦激情满怀,都站起来和着艺人的词一起唱戏。随着日寇的入桂,不少邕剧艺人纷纷弃家出走,在逃难中,他们宁愿卖番薯糖水,开茶馆维持生活,也不愿为侵略者粉饰太平。此后,邕剧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停滞期。

改革开放

1949年,全国解放,这为文化艺术的发展开创了新天地,1951年元月,南宁市有关部门把街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邕剧团,并修建邕剧院(现南宁影剧院)作为剧团固定的练功和表演场所。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邕剧曾经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极具魅力。

邕剧的流布区域包括广西南宁市、崇左市百色市、来宾市、贵港市、防城港市许多县区及云南省的富宁市、河口县等地,并辐射至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 


参考文献:
[1]林黛云. 邕剧与粤剧唱腔对比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
[2]林信炜. 文化认同与南宁邕剧的演变[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1):54-58.
[3]简圣宇.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邕剧渊源史[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2):21-25+16.
[4]洪珏. 邕剧戏棚官话语音系统[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4(01):12-21.
[5]石艺,黄斌. “非遗”视野下邕剧闹热的审美特质[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5,36(02):6-10.
[6]洪琪,洪珏. 邕剧舞台语言中的“番话”研究[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0(03):71-75.
[7]洪琪,洪珏. 邕剧里的壮族历史文化元素[J].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9(02):25-29.
[8]李安然. 邕剧声腔艺术风格的历史溯源与形成机制[J]. 中国戏剧,2018(12):58-59.
[9]王兆椿. 邕剧面谱的岭南特色[J]. 南国红豆,1994(06):46-54.
[10]陈建平. 20世纪50年代以来邕剧研究综述[J]. 戏曲研究,2018(01):306-322.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晋剧简介
 下一篇: 莆仙戏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