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戏,吉林省农安县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黄龙戏的雏形大约出现在19世纪末,因农安县在辽、金时期曾是黄龙府,1959年据此正式将该剧种定名为黄龙戏。黄龙戏以“此地影”(当地民间艺人对本地皮影戏的俗称)音乐为基础,融合了东北的民间小调、戏曲曲牌、皮影专调、萨满腔、神调等多种音乐,形成了独立剧种。它拥有高亢、粗犷又朴实,鲜活又细腻的独特唱腔和音乐风格。
起源
黄龙戏是吉林省的新兴剧种,创建于50年代末,只有一个专业剧团,团址在长春市农安县,因县城古称黄龙府而得名。
农安县历史悠久,是古代夫余族的发祥地,秦、汉时期,夫余国的都城一度设在这里。辽、金时期,这里曾是契丹族和女真族长期争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明、清以来,中原人口不断涌入,促进了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民间文艺方面,长期流行于本地区的有民歌、秧歌、二人转、单鼓、大鼓和来自唐山一带的皮影戏。
代表剧目
黄龙戏的代表剧目有《樊梨花》、《珍珠串》、《无事生非》、《风雨菱花》、《魂系黄龙府》、《大漠钟声》 、《圣明楼》、《铁血女真》、《鹰格夫人》、《兀术与鹰格》等。
音乐基调
黄龙戏的音乐基调是以本地皮影音乐为母体,与本地民间小调、曲牌、皮影专调、香调等民间音乐相结合,杂糅而成,整个乐调似影非影,既不离“此地影”调的母体,保持当地的乡土气息,又具备戏曲音乐的板式变化格局,体现出民间性和地方性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特色。音乐结构采用乐段体,可多次重复。
表演程式
黄龙戏的表演程式,充分借鉴了本地民间艺术的演艺特点,多用象形写意,动作夸张(如动物:鹰、龙、虎)。在舞蹈上,吸收了本地民间歌舞、萨满舞等艺术手段,突出契丹(辽)、女真(金)等民族舞蹈风格。
题材选择
黄龙戏在题材选择上,广泛吸收了当地民间口头文学,历史风物传说,黄龙府历史重大人物、事件等素材,尤其以辽金历史题材为主,形成了鲜明的辽金民族风格。
乐队伴奏
黄龙戏的乐队伴奏分文场、武场。初始阶段文场主奏乐器由于原皮影的四胡音量小,而改用大瓢板胡。演奏时不带指套,区别于评剧板胡。20世纪70年代末,文场改为高胡领奏,80年代初,试制“黄龙胡”(红木杆、短铜筒、铜木板)领奏,并与正反四胡、小三弦组成“四大件”。武场在原有基础上,根据戏剧情节的需要,选择使用低音锣、吊钹、木鱼、碰钟和三角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