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锣鼓杂戏简介
2019-10-4  热度:668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锣鼓杂戏,也称“铙鼓杂戏”、“龙岩杂戏”,是山西省河南省的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据唐代贞元二年的临猗县龙岩寺石碑记载,有龙岩寺即有杂戏,按照旧俗,每逢正月,临猗县的龙岩寺都要演出锣鼓杂戏以敬神祀佛,故锣鼓杂戏又有“龙岩杂戏”之称。

锣鼓杂戏的唱腔音乐体制为吟诵体,以吟为主,间以散文念白。锣鼓杂戏的伴奏乐器没有弦乐,而以大锣大鼓为主。锣鼓杂戏在表演上有许多固定的程式动作,如武戏中的枪挑盔缨、刀削马蹄、搭弓射箭、交战突围之类,多源于武术而适当虚化。

代表剧目

锣鼓杂戏演出剧目以军事题材为主,三国戏尤多,流传至今的有《伐西歧》、《乐毅伐齐》、《三请诸葛》等百余种。现存有手抄本锣鼓杂戏剧目《铜雀台》等十余本,其中的《会洛阳》系乾隆十二年抄本。

唱腔

锣鼓杂戏的唱腔音乐体制为吟诵体,以吟为主,间以散文念白。诗的朗诵,叫做“云”。每云一句,中间夹一声锣,云完一段,敲一阵锣鼓。其句式多是以七字和十字的对称句为主,而间以散文道白。

“唱”在戏中的地位不很重要,主要腔调有耍句(吟句、赞句),除常用的七字句和十字句,也兼用垛字和叠字句,分紧急调和常用调。是锣鼓杂戏的主要腔调;唱句(宫调、弓调),唱时不加鼓点,谓之为干唱。 

伴奏乐器

锣鼓杂戏的伴奏乐器没有弦乐,而以大锣大鼓为主。所用乐器有大擂鼓、战鼓、小鼓、大锣三面,大钹、大镲各一副,小镲一副,唢呐两支。敲鼓者为鼓师,指挥整个乐队。基本鼓点有八种:擂鼓、战鼓、走鼓、刹鼓、三鼓、列鬼鼓、跌场鼓、行营鼓。

根据剧中两军对战时的道白吟唱、行军观景、元帅升帐等不同变化,分别使用各种锣鼓点。唢呐只有两个简单曲牌,配合小鼓小钹在武打结尾和摆宴、升帐时使用。锣鼓杂戏的服装道具,一般向箱主租赁,用普通戏装。有的村社则自行制作,盔甲较有特色,用土布或硬纸刷油漆,胶泥堆塑鳞片、兽头做成。 

表演

锣鼓杂戏在表演上有许多固定的程式动作,如武戏中的枪挑盔缨、刀削马蹄、搭弓射箭、交战突围之类,多源于武术而适当虚化。列鬼对阵是锣鼓杂戏的主要表演身段,表演者右臂弧形伸向右前上方,手掌朝外,左臂稍向后伸,手掌朝左后方展开;脸面向前,神气充溢,称之为列鬼。一个人表演为独把列鬼,两个人为双列鬼,还有三把鬼、对对鬼、五把鬼、燃烧鬼、带刀鬼等;对阵的套子有三把阵、五把阵、老套阵、冲阵等。整个过程节奏缓慢,风格古朴。演员举手动步和唱、吟、念、白,都以锣鼓节奏配合,故杂戏演员有“要把杂戏演,先学踩鼓点。鼓点踩不对,动作难学会”之说。


参考文献:
[1]郝若企. 万荣锣鼓杂戏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2]刘国华. 锣鼓杂戏形成时间小考[J]. 民族音乐,2016(01):24-28.
[3]李瑛. 锣鼓杂戏古抄本中的民间信仰文化[J]. 科学之友(B版),2008(04):104-106.
[4]杨永兵. 晋南“锣鼓杂戏”的物质构成和形态特征[J]. 黄河之声,2008(07):110-113.
[5]袁宏轩. 也辨锣鼓杂戏渊源[J]. 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2):85-86.
[6]窦楷 ,袁宏轩. 试论山西锣鼓杂戏[J]. 戏曲艺术,1983(04):73-79.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章丘梆子简介
 下一篇: 湘剧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