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苗剧简介
2019-10-4  热度:631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苗剧是湖南19个地方戏曲剧种中,最年轻的一个戏剧剧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新生的一种少数民族艺术形式。1954年2月诞生于湘西苗族自治区花垣县麻栗场乡。初始时,曾称“苗剧”、“苗语剧”、“苗戏”(苗语叫“戏雄”),七十年代曾称“苗歌剧”,直到1982年才正式定名为“苗剧”。

剧目

解放前的苗剧,其剧目主要有《恰相》、《大追伤亡》、《抱己嘎》等,其特点是剧情单一,程序固定,严格安排在祭祀法事中,仪式化程度较高。解放后的苗剧,剧目甚多,主要有大戏《团结灭妖》、《带血的百鸟图》、《逃犯审官》、《黛雅与那卡》等。其剧情曲折复杂,戏曲化程度较高,曾获得多次全国性奖励。

声腔

苗剧的声腔体系至今尚未形成,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大体有三种不同的形式:

用原始苗歌为唱腔。如花垣县麻栗场业余苗剧团,从诞生至今,一直采用这种办法。好处在于简便易行,群众喜爱;不足则是旋律性不强,戏曲特色也不够鲜明。

用汉族民间音乐为苗剧唱腔。花垣吉卫镇古牛苗剧团常采用这种办法。他们演出的《歌献情成》一剧,大部分唱腔是用本县流行的汉族渔鼓调谱成的,有时也用阳戏音乐配曲,并有小型民族乐队伴奏,颇受本地苗汉人民的欢迎。

以苗族民歌为素材,创作新的唱腔。这是专业剧团和部分业余剧团,为了提高苗剧音乐的戏剧性与表现力所作的尝试。其中有四种不同的做法,有的用歌剧和歌舞剧手法设计音乐,属于歌剧风格;有的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借用戏曲板式节奏变化去创腔,是苗剧走戏曲路子的一种尝试;有的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成山歌剧,在原始民歌基础上,根据剧情及人物性格进行发展,甚至把几支同类型的曲调揉合成一曲,给唱腔赋予新的生命;有的则是采用曲牌连接的结构形式, 在唱腔中,结合板式变化的变奏手法来弥补不足。

伴奏

苗剧的过场曲牌,是根据苗族唢呐曲改编的。苗剧的锣鼓点也有两种来源,一是用苗族鼓舞、狮舞的锣鼓点为基础,发展成固定的锣鼓经;另一种则是吸收京剧的锣鼓点,略加变化,用地方特色乐器演奏。

苗剧乐队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除了二胡、中胡、扬琴、三弦、笛子等民族乐器之外,还有一些苗族的乐曲。如拉弦乐器“牛角器”,这是苗剧的主奏乐器,音色明亮音域宽广,表现力强。竹唢呐也是苗族的传统乐器,音色明亮,但音域太窄。武场面的打击乐则有土锣土钹、包包锣、竹柝等。竹柝很有特点,原是巫师的迷信工具,在苗剧中将它作为板鼓使用。

台词

苗剧的舞台演出语言目前尚未统一,大体上有用苗语、或用汉语两种形式。

专业剧团大多是用汉语,湘西自治州的业余剧团演出苗剧,都用当地苗语为舞台语言。城步、绥宁的苗剧则用汉语。

溯源

五千多年前,苗族祖先蚩尤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战神。出于战争的需要,除了运用智谋和巫术,他还创造了战争面具,其化装奇特:面部戴上金属制作的造型凶恶而狰狞的脸壳,盔顶装有金属铸造的一对牛角,耳鬓亦以锋利的剑戟状的金属片保护,综合为后来所谓的“面具”。为了吓退对方,他装扮成猛兽凶神模样,额上弄出四只眼睛,两腋下附以双翼,变成“天符之神”。其足部装饰成牛蹄,左右肩各增两臂。是故,史书对蚩尤有这样传奇性的描绘:“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鬓似剑戟,头有角”(《述异记》)。“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神异经》)。“疏首”(即雕首,雕饰面部,指戴面具)。连他的八十一个兄弟(即结拜兄弟的部落酋长),也作如是装束:“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有特异功能)。见(《龙鱼河图》)。蚩尤被黄帝擒杀之后,许多部落不听号令,黄帝“遂画蚩尤像,使万邦臣服”。由此可见蚩尤在那个时期的显赫威望。有不少史志记载,秦汉以降,蚩尤仍受到历代帝王的膜拜。秦始皇游东海所祠山川八神,蚩尤是以“兵主”之称端居其中的。汉高祖刘邦 在宫廷内设蚩尤神位并“首祠之”,及至天下初定,便“立蚩尤之祠于长安”。以上史料表明:蚩尤是中国面具的创史人,并且最先将面具用于战争。蚩尤殁后,苗族经历了长达几千年的迁徙,为祈求蚩尤的神佑,苗巫以锅烟灰涂面,倒戴铁三脚(表牛角),装扮成战神蚩尤模样为苗民驱邪赐福。

这就是被大师称谓的最原始的蚩尤戏。其发生的时代应是距蚩尤殁后不久。一直保留在苗族巫坛中,延演至今。其传统仪式剧目有《恰相》(汉语即:赶猖),《大追伤亡》等,这些基本法事与技艺是苗巫度执(拿营业执照)必考项目,因而这种戏剧形态得以传承至今。我们通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及近几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次普查,获得大量珍贵资料。这些成果,成为“中国戏曲起源于古代祭祀”的实证。



参考文献:br>[1]韦芳. 苗剧特色研究[J]. 中国戏剧,2017(09):63-65.
[2]周建清. 苗剧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J]. 艺海,2013(09):180-184.
[3]刘洁. 湘西苗剧艺术特征探究[J]. 音乐创作,2012(10):145-147.
[4]李泳伸. 苗剧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探讨[J]. 戏剧之家,2019(03):41.
[5]吴应举. 湖南苗剧基本特征泛论[J]. 民族艺术,1990(01):18-26.
[6]王天若. 广西苗剧浅谈[J]. 民族艺术,1990(02):197-203.
[7]张子伟. 试论古典苗剧的发生[J]. 中华戏曲,1997(01):212-218.
[8]张子伟. 试论古典苗剧的发生[J]. 中华戏曲,1997(01):212-218.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湘剧简介
 下一篇: 傣剧简介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