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戏,上海及其周边吴语地区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滑稽戏是在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中期时,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它的传统剧目中保存了上海的民俗和“十里洋场”特有的世俗,它的创作方法又极具海派特征。
代表剧目
滑稽戏的剧目大致可分五类:第一类,是根据独脚戏的“段子”发展和改编成的。其中《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因其思想性深刻,艺术性完整,已成为滑稽戏优秀的传统来保留剧目,并被搬上了银幕。第二类,是从文明戏移植而来。主要有《方卿见姑娘》《包公捉拿落帽风》《济公》等。第三类,是解放初期,从话剧、戏曲、电影剧本移植、改编的。移植的地方戏剧目,有《苏州二公差》(即《炼印》)、《好好先生》(即《三家福》);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幸福》、《西望长安》等;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小九妹》(即《蜻蜒姑娘》)、《万无一失》(即《天罗地网》)等。第四类,是根据外国剧本改编的如《活菩萨》一剧,连演连满一年零九个月,创自有滑稽戏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纪录。第五类,是新创作的剧目。如《样样管》、《不夜的村庄》、《满园春色》、《性命交关》、《一千零一天》等。1981年9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时,滑稽戏的《阿q正传》被列为上海纪念演出的重点剧目之一。
历史渊源
上海滑稽戏诞生于清末民初。滑稽戏从清朝末年上海的学生和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演绎的“新剧”(后曾称文明戏) 中脱颖而出;它以新剧为载体,一方面以中国传统戏曲的优秀喜剧以及国外喜剧为榜样演出“滑稽剧”、“滑稽新剧”、“滑稽喜剧”、“趣剧”,一方面又在很多新剧的正剧里作“滑稽穿插”。
1914年,由移风社和任天知的开明新剧社在上海演出了第一个滑稽戏《谁先死》,这是当时的代表剧目,该剧巧妙地融入戏剧冲突,将误会和弄巧成拙等喜剧元素与新剧的叙事性结构相映衬,开创了滑稽戏表演样式的先河。后人也时常将这部戏的滑稽套路运用到其他滑稽戏中。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上海滑稽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诞生了滑稽三大家:“老牌滑稽”王无能、“社会滑稽”江笑笑与鲍乐乐、“潮流滑稽” 刘春山,他们竞相献艺、施展滑稽才能,红遍上海滩。
1930到40年代是滑稽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上海各大游乐场、电台播音和堂会演出的艺人最多时达到一百多档。第一代滑稽艺人还有鲍乐乐、赵希希、陆奇奇等人,继起的第二代滑稽艺人有朱翔飞、程笑亭、范哈哈、笑咪咪、笑嘻嘻、姚慕双、周柏春、袁一灵、杨华生、文彬彬等,其中很多人也都是后来滑稽的著名演员。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上海游乐场营业萧条,堂会生意清淡,电台被敌伪封锁,独脚戏艺人谋生困难,于是出现了独脚戏艺人联合起来演出的大型滑稽戏和滑稽戏剧团。1942年初,江笑笑发起和组织杨天笑、赵宝山、仲心笑等采用文明戏的体制,发挥滑稽的表演手法,演出了第一个有故事情节和扮演人物的正本大戏《一碗饭》,剧作讽刺囤积居奇的米店老板,同情衣食无着的下层人民,引起市民广泛共鸣,颇受欢迎,被认为是由独脚戏到滑稽戏的第一个剧目。与此同时,江笑笑、鲍乐乐等又组织成立了第一个滑稽戏剧团“笑笑剧团”,最初演出的剧目有《荒乎其唐》、《五颜六色》等,随后,其他独脚戏艺人和部分文明戏演员也纷纷组织滑稽戏剧团,至1940年代末,仅上海就有大小职业滑稽戏剧团40多个。此后,曲艺独脚戏虽依然存在,戏剧滑稽戏却从此诞生,很多演员也是独脚戏与滑稽戏一身二任。
1949年以后这一时期的滑稽戏,上演了许多歌颂新时代、揭露旧社会的作品,这与20世纪50年代初的整个政治气候密切相关。滑稽艺人和剧团纷纷接受思想改造,职业环境、艺术修养等方面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积极向上,怀着感恩的心情,创排了一批配合当时政治运动的滑稽戏。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艺舞台重新焕发了青春,一批滑稽剧团纷纷恢复或者重建。1981年上海举办首届戏剧节,沪上共有五台大型滑稽戏参加演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滑稽戏创作、演出和理论探讨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当年的滑稽新生代、如今的滑稽中坚,也大多从独角戏的锤炼中脱颖而出,迅速被观众熟悉。
进入21世纪以后,滑稽戏题材显示出多样性,有移植外国喜剧经典的《第十二夜》,也有恢复继承方言话剧名作的《啼笑因缘》,还有融入时尚元素的《爱情样板房》等,实践力度在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