僮子戏是江苏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原是江苏南通通州一带巫师(当地称“僮子”)迎神赛会称之为做香火,为祈求祛病消灾、风调雨顺、吉庆丰收等。香火会上的舞蹈和说唱称之为“僮子戏”也叫“香火戏”当时的香火戏较粗犷,最早由二人对唱,称为“二可子”到三人同台称为“三可子”。
清乾隆年间扬州曾有“僮子会”的组织。徽商们不断来盐阜一带做盐业,由此也把徽剧带入了苏中,因而出现了当地“香火戏”、“僮子戏”与徽剧同台演出,这种表演形式又被称做“徽夹可”后来又出现“京夹可”。苏中的地方戏先后吸收徽剧、京剧和花鼓戏舞台艺术,特别是伴奏形式及衣箱等,使形式和内容都逐渐发生变化,1930年前后发展成为戏曲。主要曲调为七字平调、十字调和铃板调。传统剧目有《陈英卖水》、《秦香莲》等。解放后进行改革,积极反映现代生活。1958年定名“僮子戏”,后一度曾改名“通剧”。
南通僮子活动,在明初一度遭官禁,直至明末再度复兴。到清朝不仅很活跃,而且其范围从乡村扩展到市镇。
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僮子的演唱越来越生活化、社会化、艺术化。建国后,在人民政府引导下,僮子戏发挥了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的作用。
为了枪救挖掘这一民间文艺形式,有关方面组织著名僮子艺人开会研讨,使之与现代剧逐步并轨,并上演了一幕幕现代剧。由于僮子戏粗犷的声腔,纯朴的方言,加以锣鼓伴奏的演唱,通俗易懂的唱词和家喻户晓的内容,使它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僮子剧团也改变成通剧团。 1977 年,南通市文化馆组建了通剧演出队,改编、创作了一些戏,受到城乡观众的欢迎。随之,通剧团队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