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台新驿记》立于唐大历九年(774)八月。篆书。原厂久佚,现存者或系元明间重刻,已残,横刻帖本,八行,行四字。石原在河南滑县。中国社会科学院藏宋拓孤本(在线欣赏)。
释文:
新驿记滑毫节度使李勉词李阳冰书 滑台旧 驿天宝 景申岁 大历甲 寅岁八 月二□ 记
李阳冰约生于开元九、十年(721—722)、卒于贞元初年(785—787),字少温,原籍赵郡(今河北赵县),后徒居云阳(今陕西泾阳),遂为京兆人。初为缙云令、当涂令,后官至国子监丞、集贤院学士、将作少监,秘书少监,世称“李监”。
小篆一道,成熟于秦,丞相李斯负盛名,此后小篆渐趋式微。至唐,李阳冰出,情况有了改观,李阳冰不仅重振小篆书体,又因成就突出,后人将他与李斯并称为“二李”。清代的钱坫亦擅篆书,颇为自负,曾有闲章曰“斯、冰以后,直至小生”。虽狂,但不敢不提李阳冰。
李阳冰作品似乎只有篆书一种,这和“阳冰志在古篆,殆三十年”(《上李大夫论古篆书》)有直接的关系。一般认为李阳冰篆书初师《峄山碑》,但其时《峄山碑》原石已佚,所谓《峄山碑》为新刻者,杜甫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诗句正是谓此。李阳冰是否能看到原石本子?没有答案,不过李阳冰对篆书是有自己见解的,他认为“前人遗迹,美则美矣,惜其未有点画,但偏傍模刻而已。缅想圣达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 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昭回之度……”(《上李大夫论古篆书》),识见即高,出手自是不凡,再加之李阳冰精研篆书三十年,造就了李阳冰篆书的“其格峻、其力猛、其功备,光大于秦相有倍矣”(《玉箸篆志》)。因李阳冰笔骏墨劲,时人称之曰“笔虎”。当时许多著名的碑刻都由李阳冰篆额,如扬州龙兴寺《法慎律师碑》由李阳冰篆额,李华文、张从申行书,时人称为“四绝碑”(另一绝为墓主)。又如《元德秀墓碣》仍为李阳冰篆额,李华文,颜真卿楷书,也称“四绝”。除了时人评价很高外,李阳冰亦自视甚高,尝自评“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嘉(喜)、蔡邕,不足言也”(李肇《国史补》卷上)。李阳冰虽狂,后人却都比较买帐,好评如潮,这不能不说是实力的证明。
《滑台新驿记》立于唐大历九年(774)八月,据赵明诚《金石录》卷二十八载:“右《唐滑台新驿记》,李勉撰,李阳冰篆。其阴有铭。欧阳公云:"不知作者为谁’,余尝考之,乃舒元舆《玉箸篆志后赞》也,其文载于《唐文粹》及元舆集中,欧阳公偶未之见尔”。由此可知此碑宋时尚存,后佚。现存者是咸丰辛酉出土的残石。碑前刻有同治辛未长洲宋祖骏题记。
此碑原拓本稀少,最早的拓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藏宋拓孤本,共三百一十二字,其中前一百四十四字自原石拓出,后一百六十八字是缺叶后以墨补钩而成。名气一大,再加之原碑亡佚,许多名为李阳冰篆书的碑刻就免不了被人重刻或伪托,有的还失真。一般非李阳冰篆书原石者多线条纤细软弱,结体怪僻,徒有其形而已。《滑台新驿记》线条绵里藏针,骨肉停匀,笔法圆转、淳劲,结体也呈古拙气,浑厚朴实,没有后世翻刻的篆书“美术字”倾向。河南开封博物馆藏有李阳冰篆书“崔祐甫墓志盖”,因此志盖为近时出土,保存很完整,光整如新,应是最接近李阳冰篆书的本来面目。将《滑台新驿记》与此志盖篆书相比较,就可发现两者有许多共同处,可证《滑台新驿记》为原石宋拓无疑。
除篆书外,李阳冰并精文学,早年以词学登科,为古文运动初倡人萧颖士的子弟,李阳冰文章简炼,有“一代大作手”之誉。曾撰《说文刊正》三十卷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