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浅析魏晋玄学与中国古典园林
2019-11-12  热度:473  中国.家合文化网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 点击开始播放……

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至今3000 余年,其诞生于公元前 11 世纪的殷末周初,产生了园林最早的形式——囿(yòu),据记载最早的园林是商末殷(yīn)纣(zhòu)王所建的“沙丘苑(yuàn)台”,在周文王时期又建“灵囿”、“灵台”、“灵沼(zhǎo)”,这些都是皇家园林,是王室豢(huàn)养禽兽的场所,以供王室组织狩猎活动。囿中又建台,用作祭祀。中国古典园林到魏晋时期是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园林兴盛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自然山水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其次是山水营造又与当时的玄学和宗教联系起来,人们也从模仿自然山水发展为抽象表现自然山水,具有自然美的特色。魏晋时期由于文人雅士的介入,使人们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有了新的认识,魏晋也开始兴起了私家园林,代表性的私家园林有洛阳的金谷园、华林苑。魏晋之前虽也有私家园林但其并未得到重视,至魏晋由于连年战乱,一大批文人雅士只能寄情于山水,他们除了畅游山水,也设法在家中也营造出大自然的感觉,中国古典园林也有了新的发展。从隋唐至明清,是园林发展的全盛乃至成熟期,文人画家描绘自然景物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加倾向于宛若自然,天人合一。至清朝,造园艺术更为登峰造极,也出现了一批从事造园的工匠,出现了专门讲述建造园林的专著《园冶(yě)》。

魏晋园林由汉朝的宏大、礼制慢慢转变为了简约、精致的格局,这其中私家园林更是代表,在不大的面积中,通过道家的有无、虚实、动静结合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变的居住环境,抽象的表达出大自然,借此表现园主的品格,求得自然,远离尘世喧嚣。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文化得到高度解放的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观念和审美观念融入到诗、画、建筑的各个方面。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开始流行起来,人们最终将之与园林营造合起来。玄学与自然山水审美具有联系性,出现了以山水营造为途径体现玄学思想,至东晋这已成为当时的一种名士风尚,把对自然山水的欣赏看做是自己思想的洗涤,人格理想的实现。玄学对园林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园林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谈玄论玄的场所。如竹林时期,七贤的主要活动场所就是嵇(jī)康宅外的一片竹林,从文化角度可以将之看成一个郊野园林。另一方面是园林中的一种玄学体现。孙绰(chuò)的《答许询》中写道“散以玄风,涤以清川。或步崇基,或恬(tián)蒙园。道足匈怀,神栖浩然。”这里就体现了园林审美中受到玄学的影响。寄情于山水陶冶了士人的性情,他们不仅能客观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同时也把自己的感情倾入其中,也就富有了意境。《庄子秋水》中提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魏晋时期,大部分玄学家都有私人花园,比如嵇康、谢灵运等。





参考文献:达艺. 浅析魏晋玄学与中国古典园林[J].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5).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