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艺文志》将《吕氏春秋》著录于子部杂家类,前代学者曾针对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的特点对《吕氏春秋》与先秦百家诸子的关系展开研究,归纳起来有三种结论:一,认为吕书是杂家即折衷调和的杂合拼凑;二,吕书是杂家但主导思想倾向于一二家,诸如道家说、儒家说、墨家说等;三,认为吕书是杂家乃兼容并包、自成一家之言。《吕氏春秋》综合各家思想,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到底上述三种结论那个比较科学,就要比较全面地看看《吕氏春秋》对先秦各家思想的取舍,比较一下它们之间的异同。本文立足个案研究,意在以点带面,通过《吕氏春秋》与儒家经典文本的对读比较研究,考察《吕氏春秋》对儒家思想吸纳了什么,吸纳中是否同时借鉴了其他学派的思想加以补充和改造,从而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对《吕氏春秋》的杂家性质作进一步探讨。 论文主体部分分三章节,第一章《吕氏春秋》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吸纳和改造,从德治观念、民本思想、正名思想、重贤思想四个层面来论述;第二章《吕氏春秋》对儒家伦理思想的吸纳和改造,从孝道思想、伦理概念(仁、义、礼、忠、信)、个人修为三个层面来论述;第三章《吕氏春秋》对儒家音乐、教育理论的吸纳和改进,从音乐思想(分音乐缘起、音乐本质、儒家的“礼乐”论与《吕氏春秋》的“和乐”论三个方面来说明)和教育思想两个方面来论述。 《吕氏春秋》对儒家思想的吸纳并不是机械地照搬照抄,其在借鉴儒家相关理论的同时,或利用了其他学派的学说加以补充,或进行理论的创新发展,从而进行了自己的理论建构。它里面的儒家思想史料虽有儒家思想的影子,但不能直接就等同于儒家的思想,他们是《吕氏春秋》整体理论大厦里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吕氏春秋》“儒家论”的个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