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管子》对于国家管理方面的政治哲学思想较为丰富,不仅提出了礼法并用的治国手法,而且对民众地位和国家改革等方面的思想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管子》政治哲学的中心问题为如何实现富国强兵,强调民本是为了奠定富国强兵的基础,礼法并用是要确立富国强兵的基本方略,而其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改革思想则是实现其富国强兵目的的具体实践。这些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究了《管子》政治哲学思想的形成。社会转型期的现实需要、齐文化的影响和诸子百家的影响分别是《管子》政治哲学思想产生的时代需求、文化基础和学术氛围。 第二部分,分析了《管子》“政之所行,在顺民心”的民本论思想。《管子》认为民为国家之本,因此首先要爱民,包括藏富于民和教民;其次要利民,特别是要救济贫困,扶持弱势。 第三部分,论述了《管子》“君人者制人,臣人者守信”的礼法论思想。《管子》一方面认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必须重视礼制和道德的教化;另一方面,要“以法治国”,在政治实践中,实行“礼法合一”。 第四部分,论述《管子》的社会变革思想。《管子》主张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实行改革,这既是其常变论的体现,也是其政治哲学思想的具体践行。 第五部分,阐发《管子》政治哲学思想的理论局限及当代启示。《管子》政治哲学思想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但其民本论、四维说及变革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