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战国记容铭文的整理与研究
2019-11-18  热度:510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本文針對“度量衡”中的“量”,選取戰國青銅器和陶器中的記容銘文,分三晉、齊系、秦系、燕系、楚系五大系進行整理研究,其中三晉包括魏、韓、趙、東周和中山五個國家。全文共分七個部分。第一章緒論,主要介紹研究材料、選題意義、研究現狀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從《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以及《陶文圖錄》中選取刻有戰國記容銘文的器物,採用資料搜集法和歷史文獻與考古資料相結合的方法,力求準確展現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不同的容量單位和量值。關於戰國記容性質銘文的研究前(5學者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但是針對戰國各系全面的深入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對戰國記容銘文作全面系統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實用價值。第二章三晉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此章按魏、韓、趙、東周、中山五個國家分別進行研究,得出如下結論:魏國使用的容量單位有、溢,韓國主要使用斗和溢,單位量值在7180毫升左右,每溢折合約168毫升;趙國和東周用斗,趙國每斗約合1750毫升,東周則約為1986毫升;中山國實行斗和升單位制,折合每斗1800毫升。第三章齊系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此章伊始分析了田齊新量豆區釜鍾之間的進位關係,認為四量唯豆不加。通過對搜集到的記容器加以分析,我們得出齊國每升折合205毫升的結論。第四章秦系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經分析研究,我們認為秦國容量單位“斗”、“升”之間為十進制,每升折合約200毫升。第五章燕系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通過對容量單位“觳”、“?”的分析,我們認為兩者之間應該是十進位,即1觳=10?,折合每觳1800毫升,每?180毫升。第六章楚系容量單位及量值研究,八件量器均有實測數據,每升折合約226毫升。第七章小結。由於地域和文化的不同,各諸侯國的容量制度各具特色,容量單位和量值多有不同。但是隨著各國交流逐漸頻繁和民族融合的加強,容量制度又逐步趨向統一。附錄將搜集到的記容器分為晉、齊、秦、燕、楚五大系,按國別將上述器物進行羅列、整理,并盡可能詳列其出土地、收藏情況、尺寸大小和銘文。


参考文献:王赛. 战国记容铭文的整理与研究[D].河北大学,2017.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