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红楼梦》中四字成语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2019-11-19  热度:440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语言艺术的典范以及研究十八世纪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它以封建大家庭中成长的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以及世态的炎凉,其描写的深刻性远非一般的爱情小说可比。作者曹雪芹以独到的视角生动地刻画出近百名人物,每个人物都形象鲜明,跃然纸上。

《红楼梦》已被翻译为英语,德语,俄语,日语等多种语言,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迄今为止,仅英语翻译的版本就超过了十种,其中以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和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及其女婿约翰·闵福德的译本为上乘之作。杨宪益的译本被誉为最完整,最准确的译本,而霍克斯的译本则被称作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里程碑。

《红楼梦》自面世以来便受到了众多读者和学者的重视,针对它的文学批评和研究早在清朝末年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学术领域——红学。在几百年的岁月里,红学的研究范围已经涵盖了这部著作的方方面面。《红楼梦》不同的翻译版本也是学者和译者所关注的对象,国内期刊陆续发表了不少有关《红楼梦》翻译的文章,也有学者著书研究。2002年10月,全国《红楼梦》翻译研讨会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这是首次围绕《红楼梦》的翻译展开多角度的系统研讨。至此,基于不同翻译版本的对比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之势。

曹雪芹具有深刻的意识和超常的写作技巧,他运用了多种语言形式来表达中心思想,成语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汉语言的瑰宝,成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描述情感,阐述思想的重要手段。四字结构的成语在中文中数量众多,包罗万象。其简明的结构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使中文在表达方面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然而,其丰富的内涵为其翻译增添了难度,译者不仅要尽可能地表达它的内在含义,同时也要让读者接受它原本的趣味。

作为两种常用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对象,而文学翻译中应该采取哪种策略也是学者争论的焦点。在《红楼梦》的成语翻译过程中,杨宪益以忠实原文为原则,主要以异化为翻译策略;而霍克斯更注重读者的接受度,采取归化为主要翻译策略。策略的选择对译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杨译本更忠实于原文,而霍译本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更高。

本文以奈达的对等理论为基础,对《红楼梦》杨宪益译本和霍克斯译本前八十章中的四字成语翻译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翻译策略造成的译文差异,揭示策略选择对于成语翻译的重要性。没有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译者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以达到译文与原文对等的效果。

本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对对等理论进行理论研究综述。归纳和总结了奈达对等理论的起源,发展,及其在成语翻译中的应用。

第二章阐述四字结构成语的概念和特征,并对《红楼梦》中四字成语进行分类。

第三章对两种常用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进行介绍,主要包括归化和异化的定义,归化和异化之争以及这两种策略在成语翻译中的应用。

第四章将《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的成语译例分为两类,并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


参考文献:王阳.《红楼梦》中四字成语翻译策略对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