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从楚简本、帛书本、北大汉简本及今本看《老子》的编纂
2019-11-25  热度:610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编辑学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在我国学术史上,中古时期甚至更早,文本编辑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道家经典著作《老子》的编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近年来,《老子》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郭店楚简本的相继出土和北大汉简本的问世,为我们研究《老子》文本的编纂过程提供了可能。对比楚简本、帛书本、北大汉简本和传世的王弼本《老子》可知,从战国到两汉以至魏晋,《老子》的编辑者们对文本的编纂与修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锤炼、校订文字;其二,补充、修改文意;其三,调整语序和篇章结构。这些富有创造性的编辑活动蕴含着古老而永恒的编辑理念:强调文本的逻辑性、追求文本的统一性。梳理此间编者们付出的努力和智慧,无疑能为中国早期的编辑史提供一个实实在在的例证。


参考文献:[1]徐莹. 从楚简本、帛书本、北大汉简本及今本看《老子》的编纂[J]. 文史哲,2016(02):67-75+166.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