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中华民族的原典,历代对《尚书》开展的语言学研究源远流长,但此类研究由于更多关注文本的词汇、语法、语音和修辞等内部语言关系,较难超越传统小学已有的成果。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人文社科研究发生了语言学转向,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和话语理论为《尚书》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一些《尚书》研究大家也呼吁《尚书》研究的现代化。从功能语言学的社会交际理论和福柯的话语理论审视《尚书》的语篇,可以看出,《尚书》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根据不同的人物关系,为了不同的交际目的和社会功能,通过设置不同的文体和利用词汇语法资源,使知识符合一定的认识型(episteme)和政治意识形态,从而达到政治规范和道德范导的目的,并构建符合个体身份的主体性。这些文本现象正合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和后结构主义的话语构型理论,更与当代"霸权理论"(hegemony)和权力知识(power-knowledge)的意识形态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此作深入的研究,有助于将《尚书》研究的小学传统与当代理论和治学方法相结合,开辟《尚书》研究传统的现代化可行之路,并能充分认识《尚书》为何是中国历代文献和政治理论的源头要籍,使这一绵延两千多年的古典学术焕发出全新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