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乡作为中国文学中一个普遍的贯穿始终的因素,作为一种充满感伤的“民族集体无意识”行为,同隐逸、怀古等一样,可以成为具有民族独特性的母题之一,也“深刻表征着人类对于人生、对于世界的意义的把握方式与审美体验方式。”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史,从最早的《诗经》开始,思乡怀亲的诗词歌赋繁星般闪烁于历史的天空中,春水般流淌在文学的长河中。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全盛时期,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是其他朝代所无法媲美的。在浩浩唐诗中,怀乡的作品也是数目繁多而风格迥异的,既承接了前代思乡诗写作的精华,又对后代的怀乡诗起到开拓创新的作用。
本论文试图从意象的角度出发,对唐代众多的思乡诗作-系统的梳理,分析唐代思乡诗的意象选用特点,意象组合的形式与功能,并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相关理论阐述唐代思乡诗的社会文化内涵,从而观照出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化心理特点及其对生存空间、生存价值和生存的终极意义的无止探求。
本文共有三章。第一章主要是古代思乡诗的研究综述,尤其是唐代思乡诗的具体研究现状,从而为自己的研究寻找合适的切入点;第二章则是从自然意象、动物意象、音乐意象和日常生活意象四个方面进行分类,探讨唐代思乡诗的意象选用偏好,从而观照出唐代思乡诗的特点;第三章从语言的角度分析意象组合的主要功能,并参照陈植锷先生的《诗歌意象论——微观诗史初探》,结合相关诗句,着重探讨唐代思乡诗的几种主要的意象组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