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朱挟为得姓始祖。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国位列第13位。
在中国历史上,朱姓曾经建立过两个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个则是五代十国时期朱温建立的后梁。
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区,约占了全国人口的1.2%,总人口约有1500余万。
朱亥
战国勇士,魏国人。是朱姓最早出人头地的人物。据说他力大无穷,勇气过人,曾经凭着40斤重的铁锤,保存了情势危急的赵国。朱士行:三国时第一个去西域求法的僧人,中国僧人讲经往往从他开始。
朱敬则
唐朝大臣、政治家、史学家。字少连,永城人,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生。历仕高宗、则天、中宗三朝,历官洹水尉、右补阙、正谏大夫兼修国史,后迁凤阁鸾台平章事,执行宰相职务。他为官清廉,辞官归来时只一人一马别无所有。著有《十代兴亡论》、《五等论》等书。毛主席对敬则公的评价:——摘自刘昫等《旧唐书》卷九十《朱敬则传》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朱敬则政治家、历史家,年七十五。 贾谊云:“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毛泽东读刘昫等《旧唐书》卷九十《朱敬则传》的批语(见《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26页)
朱温
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建立者。公元907年代唐称帝,后为其子友珪所杀。
朱熹
(1130-1200年)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年)中进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9年)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
朱淑真
(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相传为浙江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朱元璋
明朝开国皇帝。元末农民起义,他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后来统领了这支起义军。1368年,率军攻克大都(北京),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号称明太祖。其后共传12代17帝,立国277年。
朱棣
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元璋第四子。命解缙等人编纂《永乐大典》实为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曾派郑和率领船队七次出使西洋,所历三十余国,成为明初盛事(见郑和下西洋)。(后代改姓‘昃’)
朱载堉
明朝音律学家、数学家。
朱静庵
明朝浙江海宁人,尚宝卿朱祚之女,幼颖悟,工诗。嫁教谕周济为妻。自伤非偶,情见乎词。有《咏梅》诗:“可怜不遇知音赏,零落残香对野人”。
朱耷
即八大山人,本名朱由桵,江西南昌人,明朝末清初画家、书法家。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水墨写意画大师。
朱中楣
活动于明朝启至清顺治1621--1661)年间。字懿则,一字远山,江西南昌人。明宗室辅国中尉议汶次女,吉水兵部侍郎李元鼎妻,礼部尚书李振裕母。著有《石园随草》。
朱柏庐
清朝初居乡教授学生,治学用程、朱为本,提倡知行并进。其《治学格言》世称《朱子家训》,被后世视为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读本,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