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广州国家级非遗]灰塑
2020-8-23  热度:513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广州灰塑,民间又称为灰批,是岭南一种较为独特的传统建筑装饰工艺,主要分布于广州市及周边的增城、从化等地。据零星的古籍记述,灰塑工艺在唐僖宗中和4年(884年)就已存在。而在岭南,始建于南宋庆元3年(1197年)的增城证果寺也已见灰塑龙船脊装饰。明清两代广州灰塑最盛,尤在宗祠、庙庵、寺观和豪门大宅,色彩鲜丽的各式灰塑装饰随处可见。


广州灰塑特别注重适应岭南潮湿、炎热及多雷雨、台风侵袭的自然环境,故从材料到塑件的制作,形成了一套特殊而复杂的工艺。其以耐酸、耐碱、耐高温的石灰为主要原料,配以干稻草、玉扣纸、红糖、糯米粉和各色颜料,经过浸泡、发酵、搅拌、混合、糅合等工序,制作出草根灰、纸筋灰、色灰三种必需的材料,“灰塑”之名由此而来。塑件须按不同造型、摆放位置在现场勾画草图,并须在常温下制作。工艺流程包括以钢钉、铜线扎制造型骨架,以草根灰往骨架上层层色灰至雏形成型,铺压纸筋灰使表面细腻光滑,上色灰面进行定型和修型,由浅色到深色逐次着色至最后以黑线勾勒完成。流程中还必须控制塑型灰浆的厚薄,在环境气温、湿度及时间上也有严格限制,故需经历若干天才能结束整套工艺。艺人还会在灰塑景物之中或塑图组合之间,巧妙留出装饰性通风孔,以减轻台风对脊饰的冲击。由于工艺繁复和要求严格,灰塑制作需经10年学艺才能出师。


广州灰塑主要用于旧式建筑的屋檐瓦脊、山墙顶端、门额窗框及亭台牌坊等的美化装饰,有半浮雕、浅雕、高浮雕、圆雕和通雕等适应不同部位装饰需求的多种造型手法。其中高浮雕人物或景物色泽和谐、层次分明、形态生动;圆雕造型十分讲究立体感、动态感和前后通透感,最能体现灰塑的高超技艺;通雕又称透雕,造型特点是精致细腻且可前后两面观赏。广州灰塑的表现题材丰富多彩,有地域人文景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戏曲人物、民间风俗、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以及吉祥文字图、法宝纹图案等。现广州市内列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落成于清光绪20年(1894年)的陈家祠,其五楹九堂六院之上,几乎汇聚了广州灰塑的各种样式和精美绝伦的珍品,集中体现了广州灰塑自成一体的独特工艺和丰富的人文内涵。2008年,广州灰塑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州灰塑是建筑装饰工艺与地域环境、自然条件相融合的典型产物,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但由于现代建筑的盛行,其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也导致愿意学习此项技艺的人日见稀少,“传”和“承”面临严重困难,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将有消失的危险。



参考文献:广东省文化馆.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