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古代曾属雷州府辖。明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已有“雷州府于元宵鸣锣鼓,奏管弦,装鬼扮戏,沿街游乐”,也即跳傩的记载,距今已450多年。清嘉庆《雷州府志》更翔实生动地记述了当时民间傩祭的盛况:“自正月十二日起,曰‘开灯’,连至十五夜,城市间每夜彩灯,或三、四百人为一队,或五、六百人为一队,放爆竹,烧烟火,妆鬼判诸杂剧,丝竹锣鼓迭奏,游人达曙,是曰傩。城中为最,各乡圩间有之,谓之遣灾。亦有至二十八日或二月十二日乃傩者。”现当地民间仍存有300、400、570至600年前的傩面具,是湛江傩舞久远历史的活见证。
雷州半岛是世界两大雷区之一,古来百姓深受雷患之害,敬畏雷神、驱鬼遣灾便成为湛江傩舞独特的精神内涵。有的傩舞专以雷首公与东南西北中五方雷将为傩面角色,其他傩舞中也多有傩面雷神形象。此外,傩祭的神灵还有北宋被封为“康皇”的抗辽英雄康保裔及三国的关云长等。套式大致相同的各种舞傩活动中,常由道士主祭、颁令、颂符、念咒,并引领傩舞队游神表演,甚至傩面舞者的基本手势也用了道教的“香火诀指”。湛江傩舞可说是较为特殊的自然神崇拜、历史英雄崇拜和道教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湛江傩舞因不同地方祭祀的神灵不尽相同而有多种名称和表现形态。流传于雷州市南兴、松竹、雷高等多个镇乡的称“走清将”(也叫走成伥),以6个傩面雷神为主,分庙前跳傩、庭中舞傩、退兵钉柴符三个表演程序,有寓意送鬼驱邪遣灾的焚烧稻草人和将神符纸船漂流河中的情节;流传于湛江市麻章区湖光、太平镇的称“考兵”,以扮演康皇麾下五员战将的傩面为主,除有与“走清将”相同的送鬼遣灾情节外,还有在布满锋利荆刺的桌上“翻刺床”的巫术表演;流传在吴川市大岸村的称“舞二真”,以与康皇一起为国捐躯的车、麦二真君的傩面为主,突出二人在酬神巡游中挥舞刀、钺,按特定口诀和套路重复演舞;流传在吴川博铺镇的称“舞六将”,以北帝部下的关云长、赵光明等六大元帅的傩面为主,并按排位顺序,逐个上场操演各自的兵器武艺,以显神威。
湛江傩舞在动律和形态上,主要以摇头、拧身、蹲颤、绕腕、推指、碎步、踏跳为主题动作,伴以吆喝之声,汇成一股令鬼邪镇慑的煞气,呈现出一种粗犷蹈厉、庄严威武的风格特征。而其面具制作,有木质、橹罟质和牛皮质,还有较为独特的彩绘脸谱等。造型分凶相和善相两类,五雷神将傩面属凶相,圆目睁眼、突颧大鼻、凸额竖角、扁嘴獠牙,显得古朴夸张,狞厉威严;历史英雄人物的傩面属善相,圆脸长须、凤眼金目、高鼻阔嘴,额上雕饰头冠,显得端正俊秀,威武轩昂,又显出各具神韵的造型风格。
湛江傩舞主要以陶鼓、月鼓、高边锣、小锣等击乐伴奏,有的还配有大钹、小钹、唢呐和牛角。其中古老的陶鼓是主奏乐器,用陶泥烧制,形状为两头大,中间细,鼓腔镂空,两端蒙羊皮,音响雄浑清脆,富有鲜明独特的地方特色。
湛江傩舞承载着祖先的灵魂,戴着神秘的面具从远古走来,对研究原始傩舞的流变和传承,以及当地的民俗、宗教、民间信仰、社会心理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已于2008年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由于经济欠发达等众多原因,目前湛江傩舞的传承也面临种种危机,特别是后继乏人,有些表演技艺已濒临失传,急待加以抢救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