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永醒狮主要分布于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的桥头、福永、白石厦、怀德、塘尾等社区,以桥头、塘尾为主要代表,相传起于清嘉庆年间,由渔民以竹、木、布或纸扎成狮子起舞,以庆祝丰收或祈祷出海平安,此后便逐渐兴盛,历经100多年而传承不断。
福永醒狮的表演程序为“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及“入洞”,“采青”、“舞柱”是狮舞的高潮。有狮子过三山、美女梳头,少女仿花,狮子过长桥,狮子落平阳,七星伴月,蜘蛛阵,斗蟹阵等套路,还有狮子上楼台、狮子戏球,狮子花灯等技艺。
福永醒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桩、柱、钢线作为表演道具,用以象征崇山峻岭及铁索桥,再以伏、卧、腾、跃、跳等敏捷动作,去演绎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在表演中,善于以眼睛的闭合和口型的张合,去表现狮子喜、怒、哀、乐的情绪神态,充分发挥了狮具细小部分的功能,也是福永醒狮的一个特色。
福永醒狮是当地民间信仰的重要体现,对研究福永地区的民风民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随着老艺人的年龄增大或逐渐离世,许多精湛的技艺正面临着失传,有待积极进行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