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风寒 |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
香薷: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 |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上半身风寒湿痹) |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 |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
护理 | 药学 | 中药学 | 药管 | 中医康复 | 康复治疗 | 口腔技术 | 医学检验 | 托育 | 助产 | 中医 |
院系研究方向:中药方剂 |
请君欣赏
木麻黄
木麻黄
植物形态
①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 有膜质鳞叶,长3~4mm;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筒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绿黄色,髓 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草麻黄
草麻黄
草麻黄 |
②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ram;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木贼麻黄
③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上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麻黄喜凉爽较干燥气候,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砂质壤土、砂土、壤土均可生长,低洼地和排水不良的粘土不宜栽培。
中麻黄
地理范围
分布于亚洲、美洲、欧洲东南部及非洲北部等干旱、荒漠地区。我国有12种4变种,分布区较广,除长江下游及珠江流域各省区外,其他各地皆有分布,以西北各省区及云南、四川等地种类较多;常生于干旱山地及荒漠中。
适应环境
麻黄适宜在沙质性土壤中生长。土壤与麻黄的分布和生长关系密切,表土0-20cm的土壤基质层对麻黄水平根的分布发育尤其重要。在以风沙土为主的沙质灰铝土干草原区内,麻黄分布广泛,特别是上层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时。pH在8左右,麻黄生长良好。而在以栗钙土为主的低山丘陵干草原区,麻黄只有零星分布。
在以棕壤为主的山地草甸草原区几乎没有麻黄分布。此外,麻黄不宜在低洼地和排水不良、通透性差的新土中生长,这与其根蘖型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入药部位
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草质茎。其性温,味辛、微苦,有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病症。
性味
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祛风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
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故辛味药多用治外感表证及气滞血瘀等病证。
甘:能补能和能缓,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甘味,故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故酸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过多、白带不止等病证。
苦:能泄能燥能坚,有清泄火热、泄降逆气、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降气平喘、止呕止呃、通利大便、清热燥湿、祛寒燥湿、泻火坚阴的药物多具苦味,故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气逆喘咳、呕吐呃逆、大便秘结、湿热蕴结、寒湿滞留等病证。
咸:能下能软,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咸味,故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症瘕痞块等病证。咸味药多入肾经,有较强的补肾作用,用治肾虚证。还有些咸味药走血分,有清热凉血作用,主治热入营血的病证。
辛、微苦,温。
归经
五味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咸入肾、酸入肝;以五色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色白入肺、色赤入心、色黄入脾、色青入肝、色黑入肾;以五气配五脏来确定药物的归经,则燥气入肝,焦气入心,香气入脾,腥气入肺,腐气入肾。
肺经、膀胱经。
功效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能升浮的药物大多具有辛、甘味和温、热性;能沉降的药物大多具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
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整体审辨,切忌断章取义。 |
相关配伍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
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三麻、桂与白术相配,以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四与石膏配伍,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用法用量
麻黄汤:麻黄(去节)9g,桂枝(去皮)6g,杏仁(去皮尖)6g,甘草(炙)3g。
--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
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君: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
臣: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
佐: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
使: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
2~10g。
使用注意
体虚自汗、盗汗、虚喘及阴虚阳亢者禁服。麻黄发寒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和阴虚盗汗,喘咳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麻黄。而且,麻黄兴奋中枢神经,多汗、失眠者慎用麻黄。
炮制方法
成分:主含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等多种生物碱类成分,尚含鞣质、挥发油等。其中草麻黄茎含生物碱1~2%,其中主要为麻黄碱、伪麻黄碱此外含挥发油,油中含有一松油醇。木贼麻黄主要成分是麻黄碱、伪麻黄碱;此外含鞣质、黄酮甙等。中麻黄含多量麻黄碱。《中国药典》规定:含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总量不得少于0.80%。
药理:本品有发汗、平喘、止咳、祛痰、解热、镇痛、抗炎、利尿、抗病原微生物、兴奋中枢、升高血压、加快心率等作用。
①发汗:仅在人处于高温时能增加其发汗量,动物实验未证实本品单独使用有发汗效应。
②解热:挥发油及其松油醇,对正常小白鼠均有降温作用。
③解除支气管痉挛:麻黄碱和伪麻黄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且作用较缓和而持久。
④利尿:伪麻黄碱有明显利尿作用。⑤升压:麻黄碱能收缩血管而升高血压,作用缓慢而持久,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兴奋作用,多服有烦躁不安,失眠等现象。⑥抗病毒: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注意:中医讲究整体治疗,切忌用这些所具的药理和成分来主导麻黄在中医上的应用。
①麻黄:取原材料,除去木质茎、残根及杂质,抖净灰屑,切段;或洗净后稍润,切段,干燥。
②蜜麻黄: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段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麻黄段,用20kg炼蜜。
③麻黄绒:取麻黄段,碾绒,筛去粉末。
④蜜麻黄绒: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淋入麻黄绒中拌匀,闷润,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不黏手时,取出晾凉。每100kg麻黄绒,用20kg炼蜜。
产地
麻黄的经济价值很高,其茎每斤市场价约15元左右,它的果实其价值也在每斤100元左右,亩产值可轻松破万。麻黄的种植成本很低,因为是一年种植多年受益。
我国麻黄的种植量在逐渐增高,麻黄在种植前需要通过当地公安部门的备案和许可。
1.草麻黄分布于华北及吉林、辽宁、陕西、新疆、河南西北部等地。
2.乌贼麻黄分布于华北及陕西西部、甘肃、新疆等地。
3.中麻黄分布于华北、西北及辽宁、山东等地,以西北地区最为习见。
植物园建设院系:
护理系 药学系 中药系 药品经营与管理系 中医康复系 康复治疗技术系 助产系 口腔技术系 医学检验系 植物系
蔡老师医疗服务队(工作室)学员教学第一期进程表
次数
时间
上午课程内容
下午课程内容
8:30~9:00
9:00~11:00
11:00~11:30
2:30~5:00
1
04-09
经络腧穴学习方法
人体系统解剖学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经络总论
2
04-16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腧穴总论、推拿总论(简史、作用机理、治疗原则与治法、常用诊断方法)
点穴
病因病机、拔罐疗法
3
04-23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摆动类(一指禅推法、滚法、揉法)
摩擦类(摩法、擦法)
点穴
中医四诊、艾灸疗法
4
04-30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摩擦类(推法、搓法、抹法)
挤压类(按法、点法、捏法、拿法、捻法)
点穴
5
05-07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叩击类(拍法、击法、弹法)
振动类(抖法、振法)运动关节类(摇法、拔伸法、扳法)
点穴
6
05-14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推拿手法运用套路
(综合实践)、量血压、耳压
点穴
7
05-21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特定穴应用、
刮痧疗法
点穴
8
05-28
任脉、督脉 经外奇脉
软伤病治疗(肩及上肢部伤筋、髋及下肢部伤筋)
点穴
9
06-04
推拿练习
软伤病治疗(颈部伤筋、背腰部伤筋)
总结
10
06-11
结课考试
精选格言:“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南丁格尔
作者 2021级陈健亚 校对 2021级罗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