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药部位
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果穗。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
性味
甘、酸,寒。
归经
归心、肝、肾经。
功效
滋阴补血,生津润燥。
主治
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9~15g。
形态特征
本品为聚花果,由多数小瘦果集合而成,呈长圆形,长1~2cm,直径0.5~0.8cm。黄棕色、棕红色或暗紫色,有短果序梗。小瘦果卵圆形,稍扁,长约2mm,宽约1mm,外具肉质花被片4枚。气微,味微酸而甜。
药材性状
种子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先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味甘,有油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