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唱: 节奏:二、一、二 平仄:不严格 押韵:仄韵部(上声)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无律诗严格的“平仄”。古诗押韵也可用平水韵的仄声,甚至仄声的邻韵。颔联、颈联无对仗要求。 |
原文 |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
直译 |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古老的梧桐树总是同生同长,彼此相守到枯老。河中的鸳鸯绝不独生,成双成对厮守终身。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贞节妇女的美德,是嫁夫以死相随,舍弃自己的生命也理应如此。 波澜(lán)○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我的心静如古井里的水,风再大也掀不起任何波澜。 |
注解:[梧桐]:传说梧为雄树,桐为雌树,其实梧桐树是雌雄同株。[殉]:以死相从。 |
韵译 |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雄梧雌桐枝叶覆盖相守终老,鸳鸯水鸟成双成对至死相随。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贞洁的妇女贵在为丈夫殉节,为此舍生才称得上至善至美。 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对天发誓我心永远忠贞不渝,就象清净不起波澜的古井水! |
评析 |
这是一首颂扬贞妇烈女的诗。 以梧桐偕老,鸳鸯双死,比喻贞妇殉夫。同时以古井水作比,称颂妇女的守节不嫁。此诗内容或以为有所寄托,借赞颂贞妇烈女,表达诗人坚守节操,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之品行。然而,就全诗看,从题目到内容的全部,都是为了明确的主题的。就诗论诗,不能节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说它是维护封建礼教道德的,是属于封建糟粕的,应予批判。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此诗是作者捡到贞妇的殉夫有感而作。孟郊一生"拙于生事,一贫彻骨,裘褐悬结,未尝俯眉为可怜之色。"(《唐才子传》)其诗多写寒士的生活与遭际,时有不平之鸣,也有一些揭露社会不平、同情人民疾苦之作。孟郊虽属"苦吟"诗人,但诗风大都朴质自然,表情达意深刻生动,在当时诗坛是别树一帜的。此诗即为其"苦吟"诗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首赞颂烈女坚守节操的诗。旧时代的女子不少成为封建礼教和伦理的牺牲品,有的夫死而不独生,有的夫死而终身不嫁,都表示对丈夫的忠贞。作者歌颂贞妇,正说明他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浓厚,反映了他的阶级局限性。 |
作者介绍 |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孟郊早年贫困,四十六岁始中进士,五十岁岁为溧阳尉。唐宪宗元和初,定居洛阳。元和九年,在阌(wén)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孟诗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词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其为人耿直倔强,与韩愈交厚,并称"韩孟"。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孟郊751-814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