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唱: 节奏:二、二、二、一 平仄:不严格 押韵:仄韵部(入声)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无律诗严格的“平仄”。古诗押韵也可用平水韵的仄声,甚至仄声的邻韵。颔联、颈联无对仗要求。 |
原文 |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年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草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
直译 |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dài)色○参天○二千○尺。 树皮洁白润滑树干有四十围,青黑色朝天耸立足有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刘备孔明君臣遇合与时既往,至今树木犹在仍被人们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柏树高耸云雾飘来气接巫峡,月出寒光高照寒气直通岷山。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bì)○宫。 想昔日小路环绕我的草堂东,先生庙与武侯祠在一个閟宫。 崔嵬(wéi)○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yǒu)○空。 柏树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庙宇深邃漆绘连绵门窗宽空。 落落○盘踞(jù)○虽得○地,冥(mínɡ)冥○孤高○多烈○风。 古柏独立高耸虽然盘踞得地,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伟力,它正直伟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年○回首○丘山○重。 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古柏重如丘山万年也难拉动。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jiǎn)伐○谁能○送。 它不露花纹彩理使世人震惊,它不辞砍伐又有谁能够采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luán)○凤。 它虽有苦心也难免蝼蚁侵蚀,树叶芳香曾经招来往宿鸾凤。 志士○幽人○草怨○嗟(jiē),古来○材大○难为○用。 天下志士幽人请你不要怨叹,自古以来大材一贯难得重用。
|
注解:[先主]:指刘备。[落落]:独立不苟合。[不露文章]:指古柏没有花叶之美。 |
韵译 |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枝干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dài)色○参天○二千○尺。 树皮洁白润滑树干有四十围,青黑色朝天耸立足有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刘备孔明君臣遇合与时既往,至今树木犹在仍被人们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柏树高耸云雾飘来气接巫峡,月出寒光高照寒气直通岷山。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bì)○宫。 想昔日小路环绕我的草堂东,先生庙与武侯祠在一个閟宫。 崔嵬(wéi)○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yǒu)○空。 柏树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庙宇深邃漆绘连绵门窗宽空。 落落○盘踞(jù)○虽得○地,冥(mínɡ)冥○孤高○多烈○风。 古柏独立高耸虽然盘踞得地,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伟力,它正直伟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年○回首○丘山○重。 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古柏重如丘山万年也难拉动。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jiǎn)伐○谁能○送。 它不露花纹彩理使世人震惊,它不辞砍伐又有谁能够采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luán)○凤。 它虽有苦心也难免蝼蚁侵蚀,树叶芳香曾经招来往宿鸾凤。 志士○幽人○草怨○嗟(jiē),古来○材大○难为○用。 天下志士幽人请你不要怨叹,自古以来大材一贯难得重用。 |
评析 |
此诗是比兴体。诗人借赞久经风霜、挺立寒空之古柏,以称雄才大略、耿耿忠心的孔明。句句咏古柏,声声颂武侯。写古柏古老,借以兴起君臣际会,以老柏孤高,喻武侯忠贞。 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云来”十句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66年(唐代宗大历元年),和《夔州歌十绝句》当为同时之作。杜甫一生郁郁不得志,先是困居长安十年,后逢安史之乱,到处漂泊。48岁后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曾一度在夔州居住。此诗即是杜甫54岁在夔州时对夔州武侯庙前的古柏的咏叹之作。 |
作者介绍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杜甫712-770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