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杜甫)
2019-9-22  热度:787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吟唱:

节奏: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上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平声入韵。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原文

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直译

此道归顺,西郊正繁。

当年由金光门这条路,去投奔凤翔,长安西郊,到处是安史叛军正作乱。

至今破胆,应有招魂。

直到如今想起来,仍叫人心惊胆颤,有人神魂尚未招回,依然诚恐诚惶。

近得邑(yì)移官尊(zūn)。

我拜近得左拾遗,回到了京畿地方,贬我华州掾,这旨意难道出自至尊。

无才衰老,驻(zhù)千门。

算了吧,我这庸才已逐日衰老鬓苍,告别长安,驻马回望千门宫殿檐房!

注解:[此道]:指金光门。[昔归顺]:指至德二载投奔翔时,长安西边的胡骑正甚繁乱。[]:这里指安禄山部队。

[近得]:指拜左拾遗。[京邑]:指华州,因系畿县,距京城长安不远。[移官句]:这里固指贺兰进明之进谗,其实也多少含有对肃宗的牢骚。岂至尊:岂出皇帝之意。[千门]:原指宫中的门户,这里借代宫殿。

韵译

此道归顺,西郊正繁。

当年由金光门这条路,去投奔凤翔,长安西郊,到处是安史叛军正作乱。

至今破胆,应有招魂。

直到如今想起来,仍叫人心惊胆颤,有人神魂尚未招回,依然诚恐诚惶。

近得邑(yì)移官尊(zūn)

我拜近得左拾遗,回到了京畿地方,贬我华州掾,这旨意难道出自至尊。

无才衰老,驻(zhù)千门。

算了吧,我这庸才已逐日衰老鬓苍,告别长安,驻马回望千门宫殿檐房!

评析

    至德二载(757),作者自金光门出,由小路投奔凤翔肃宗,任左拾遗,十月随肃宗返长安。次年──乾元元年(758),被贬华州任司功参军,又出金光门,感慨万端。然而作者在诗中写道“移官岂至尊?”不敢归怨于君,而以“无才日衰老”自责。不忍去君,留恋故职,见得分明。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安史乱中,杜甫曾被叛军捉住,押往长安。至德二载(757),他从长安西门中的金光门混出城,由小路逃往凤翔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次年(乾元元年,758)因上疏营救好友房琯而得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恰好又从金光门出城,作者抚今追昔,悲慨万分,写下此

作者介绍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朝代轴线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作者: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1]黄友芳. 杜甫的亲族诗文与亲族成员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刘文军. 杜甫寄赠诗研究[D].广西大学,2014. [3]叶汝骏. 杜甫五言律诗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由匿名网友上传,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上一篇: 春宿左省(杜甫)
 下一篇: 月夜忆舍弟(杜甫)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