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开始播放……
语音文稿:【wxts-0035】
蝉
请打开背景音乐
唐代: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译文: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虽悲鸣寄恨而无人同情。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可是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我官职卑下,行踪飘忽不定,家园难返,故乡的田园也早已荒芜。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也是,家徒四壁,举家清苦。
解析:
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诗人借蝉栖高饮露的个性来表现自己高洁的品格,可谓借物咏怀的典型。
微课文稿:(背景音乐)
|
吟唱: 节奏: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下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平声入韵。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
原文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
直译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ɡēnɡ)○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薄(bó)宦(huàn)○梗(ɡěnɡ)○犹(yóu)泛(fàn),故园○芜(wú)○已平。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
注解:[本以两句]:古人误以为蝉是餐风饮露的。这里是说,既欲栖高处,自难以饱腹,虽带恨声,实也徒然。[一树句]:意谓蝉虽哀鸣,树却自呈苍润,像是无情相待。实是隐喻受人冷落。[薄宦]:官卑职微。[梗犹泛]:这里是自伤沦落意。[芜已平]:荒芜到了没胫地步。 |
韵译 |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ɡēnɡ)○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薄(bó)宦(huàn)○梗(ɡěnɡ)○犹(yóu)泛(fàn),故园○芜(wú)○已平。 我官职卑下象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象你高洁不佞。 |
评析 |
这首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前半首闻蝉而兴,重在咏蝉;它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后半首直抒己意,他乡薄宦,梗枝漂流,故园荒芜,胡不归去?因而闻蝉以自警,同病相怜。全诗层层深入阐发主题:“高难饱”,鸣“徒劳”,声“欲断”,树“无情”,怨之深,恨之重,一目了然。实属“咏物”佳绝。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李商隐平生曾两度入官秘书省,但最终未能得志,处境每况愈下。该诗就是表达了他虽仕途不顺,却坚守清高之志。 |
作者介绍 |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