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唱: 节奏:二、二、二、一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下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平声入韵。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
原文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
直译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雾散云开远远望见汉阳城,孤舟漂游还要走一日路程。 估客○昼(zhòu)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商贾在白日睡觉知道浪静,船夫在夜间说话感到潮生。 三湘○愁鬓(bìn)○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看三湘秋色两边鬓发衰白,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pí)○声。 家乡旧业已经被战乱毁尽,哪堪再听见江上鼓角声声。 |
注解:[估客]:商人。[舟人句]:因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众声杂作。[三湘]: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在今湖南境内。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愁鬓逢秋色,是说愁鬓承受着秋色。这里的鬓发实已衰白,故也与秋意相应。[更堪]:更难堪,犹岂能再听。[鼓鼙]:本指军中所用大鼓与小鼓,后也指战事。 |
韵译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云开雾散,可以望见远远的汉阳城;估计起来,这孤舟还须一日的路程。 估客○昼(zhòu)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商贾们白日睡觉,是知道风平浪静;船夫们夜里呼喊,才发觉水涨潮生。 三湘○愁鬓(bìn)○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鬓发衰白,与三湘的秋色交相辉映;离家万里,一片归心伴着明月前行。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pí)○声。 我想起家业,早已随战争荡然无存;那堪再在江上,听到频繁的军鼓声? |
评析 |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作者安史之乱时,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这首诗只截取飘泊生活中的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诗中流露厌战,伤老,思归之情。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反复咏育,舒畅自若,韵味无穷。“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是动中写静,静中写动的名句。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全唐诗》于此篇题下注“至德中作”,时当在唐朝安史之乱的前期。由于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卢纶约737-约799)、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