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上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
原文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直译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
注解:[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
韵译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少○一人。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
评析 |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
作者介绍 |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