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2019-9-22  热度:741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上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直译

独在异乡异客,每逢佳节思亲。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知兄弟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一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注解:[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习俗。[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韵译

独在异乡异客,每逢佳节思亲。

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

遥知兄弟高处,遍插茱(zhū)萸(yú)一人。

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评析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济)人,蒲州在华山东面,所以称故乡的兄弟为山东兄弟。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朝代轴线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作者: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1]杨秋凉. 关注生本对话,打造精彩古诗教学课堂——以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J]. 内蒙古教育,2014(06):61. [2]郑佩云 ,路雅芹 ,朱秀贤 ,李桂珍. 第十一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纪实与评点[J]. 辽宁教育,1994(Z2):55-84. [3]成文云. 想象情境 领悟情感──第11册第6课《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堂实录片断与评析[J]. 辽宁教育,2001(Z2):90-92. [4]马骏祎. 应该放大的视角——读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12):22-23. [5]王小妹.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诗歌翻译多种英译文的可能性——以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J].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3(03):215-218. [6]思履主编.唐诗三百首(蘅塘退士选编).全注全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8:104-104. 为便于爱好者了解更多知识以得到启发和研究,列出了少量研究文献,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