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唱: 节奏:二、二、二、一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下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
原文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直译 |
独怜○幽草○涧(jiàn)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dù)○无人○舟自○横。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
注解:[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西涧]:在滁县城西,俗名称上马河。[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
韵译 |
独怜○幽草○涧(jiàn)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我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dù)○无人○舟自○横。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
评析 |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作者非常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小诗。 |
作者介绍 |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韦应物737~792)、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