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唱: 节奏:二、二、二、一 平仄:严格 押韵:仄韵部(去声)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
原文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直译 |
岐(qí)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
注解:[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歧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
韵译 |
岐(qí)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
评析 |
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蘅塘退士评为:“少陵七绝,此为压卷。”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此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杜甫712-770)、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