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寒食》作者:韩翃
2019-9-22  热度:829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吟唱:

节奏:二、二、二、一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下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直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yù)斜。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暮(mù)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注解:[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据左传所载,晋文公火烧森林求介之推,没想到他却抱着大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传蜡烛]:虽然寒食节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五侯]:后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韵译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yù)斜。

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暮(mù)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评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诗比讽深远。”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据唐代孟棨(qǐ)所撰的《本事诗》说:这首诗颇为唐德宗赏识,御批提拔韩为驾部郎中知制诰的要职。当时江淮刺史也名叫韩,又以同名同进。德宗便亲书“春城无处不飞花”全诗,并批道“与此韩”,成为一时佳话,流传天下。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唐代制度,到清明这天,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这仪式用意有二: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中唐以后,几任昏君都宠幸宦官,以致他们的权势很大,败坏朝政,排斥朝官。有意见认为此正是因此而发。

作者介绍

翃(hóng)719-788,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朝代轴线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作者:韩翃719-788、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考文献:[1]赵云长. 寒食节由来与寒食诗拾萃[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09):118-120. [2]李定广. 韩翃《寒食》诗正解[J]. 中国韵文学刊,2004(02):39-41. [3]李建华. 韩翃《寒食》诗新解[J]. 江海学刊,2007(01):68. [4]张永芳. 韩翃《寒食》赏析[J]. 名作欣赏,2007(09):13-15. [5]李定广. 韩翃《寒食》诗正解[J]. 名作欣赏,2006(03):43-45. [6]范云飞. 唐诗里的寒食与清明[N]. 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04-04(006). 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由匿名网友上传,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