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平韵部(下平)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
原文 |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
直译 |
玉楼○天半○起○笙(shēnɡ)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殿(diàn)○影开○闻○夜漏(lòu),水晶○帘卷○近○秋河。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
注解:[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
韵译 |
玉楼○天半○起○笙(shēnɡ)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殿(diàn)○影开○闻○夜漏(lòu),水晶○帘卷○近○秋河。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
评析 |
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处,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前二句写听到玉楼笙歌笑语;后二句写自己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如此相形比作,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顾况于至德二载(757年)登进士第。建中二年(781年)至贞元二年(786年)﹐韩滉为润州刺史﹑镇海军节度使时,曾召为幕府判官。贞元三年为李泌荐引,入朝任著作佐郎。贞元五年,李泌去世,他也于此年三﹑四月间贬饶州司户参军。被贬的原因据说是“傲毁朝列”(李肇《唐国史补》),“不能慕顺﹐为众所排”(皇甫湜《顾况诗集序》)。在贬途经苏州时﹐与韦应物有诗酬唱。约于贞元十年离饶州﹐晚年定居茅山。贞元十六年﹐皇甫湜曾在扬州见到过他(《顾况诗集序》)。 |
作者介绍 |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顾况约727-约815)、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