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唱: 节奏:二、二、一、二 平仄:严格 押韵:仄韵部(去声) 特点:句中,对句,邻句有严格的“平仄”。颔联、颈联有对仗要求。 |
原文 |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
直译 |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繁华往事,已跟香尘一样飘荡无存;流水无情,野草却年年以碧绿迎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啼鸟悲鸣,傍晚随着东风声声传来;落花纷纷,恰似那为石崇坠楼的绿珠美人。 |
注解:[香尘]:石崇为教练家中舞妓步法,以沉香屑铺象牙床上,使她们践踏,无迹者赐以珍珠。[坠楼人]:指石崇爱妾绿珠,曾为石崇坠楼而死。 |
韵译 |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繁华往事,已随沉香烟尘飘荡无存;流水无情,野草却年年以碧绿迎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啼鸟悲鸣,傍晚随着东风声声传来;落花纷纷,恰似那坠楼的绿珠美人。 |
评析 |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诗。大概写诗人经过西晋富豪石崇的金谷园遗址而兴吊古情思。前句写金谷园昔日的繁华,今已不见;二句写人事虽非,风景不殊;三、四两句即景生情,听到啼鸟声声似在哀怨;看到落花满地,想起当年坠楼自尽的石崇爱妾绿珠。句句写景,层层深入,景中有人,景中寓情。写景意味隽永,抒情凄切哀婉。 |
创作背景(什么样心景写什么样的诗) |
杜牧过金谷园,即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咏春吊古之作。面对荒园,首先浮现在诗人脑海的是金谷园繁华的往事,随着芳香的尘屑消散无踪。“繁华事散逐香尘”这一句蕴藏了多少感慨。 |
作者介绍 |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朝代轴线 |
三皇五帝、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新朝、玄汉、东汉、三国时期(魏、蜀、吴)、晋(西晋、东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作者:杜牧公元803-约852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