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赣州南北词
2019-9-27  热度:788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赣州南北词归属清音一类,于清道光中叶,分别由南昌和江浙传入。是流行于江西南康、大余、兴国、赣县、信丰、于都、安远、瑞金、会昌等县的一种曲艺形式,相邻的广东北部和福建西南部的一些县份也有流传  。大多在婚娶寿诞及节日时演出。

渊源

约在清乾隆年间扬州南词传入江西,结合湖北黄梅传来的文曲,形成南北词。至道光年间南北词由新建县的艺人传入赣州,此后曲目、曲调及演唱形式都有较大发展,形成具有地方色彩的赣州南北词。长期以来,赣州南北词主要是手工业者、店员、公职人员等在亲友婚娶寿诞之期,于庭院、厅堂中作业余娱乐性演出,没有专业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演员,使这一曲种得到了新的发展  。

清道光初(公元1821年以后),由于东河戏、宜黄戏、吉安戏等“大班”风靡一时,客观形势要求三角班突破固有形式,上演较繁难的剧目。道光中叶(约公无1835年前后),宁都三角班已能演出《落马桥》、《青龙山》、 《山伯访友》、《山伯送友》等采茶形式不能胜任的剧目。班社规模起了变化,处于大型剧种与小型剧种、大班与三角班的中间状态,群众称之为“半班”。

半班艺人从清末到解放前夕(早期的无法查考),有三个师承系统:一于都,一宁都,一永丰他们相互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较有影响的艺人,有于都的刘礼和、刘礼凤、江发家、王昌福、刘凤朱;宁都的谢满秀子、童生子、柴梗子(邓振福)、砻勾咀(吴家珍)、曾开禄;永丰的海青、吴老泊、金裁缝(罗家林)等。

清光绪中叶(约公元1890年前后),在宁都境内,有两个祁剧班社与半班“合流”,开始时,两个剧种同台演出,继而两个剧种的艺人相互配合演出,然后发展到半班艺人能独自演出许多“大班”剧目,祁剧展出人与半班艺人合作演出,形成了独特的“半整杂”形式。到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前后,“半整杂”的祁剧展出人,列的死,走的走,“大班”许多剧目逐渐无法演出,“半整杂”形式终于瓦解,仍回到“七紧八松九逍遥”的半班规模。

民国十六年(1927),儿戏园演同逐渐长大,改名为“兴国青年演出团”,并吸收觉民社(兴国县的另一个科班1920—1926)散班后部分演员入团,全团演员扩充到二十人。上演剧目除原有东河、祁剧者外,尚有京剧《空城计》、《朱砂痣》,昆曲《琴挑》;南北词、簧剧止,仅有《花园定计》等折。这个团多次增聘演员,日渐壮大,抗拒骚扰迫害,顽强屹立。民国二十七年(1938)已积累剧目二百多个;培养出了自己的著名演员李明经(花脸)、肖以璜(须生)、张荣楷(小丑)、孙世贵(文武小生)、吕继钜(旦)等多人。在于都银坑和祁剧老舞台唱对台戏达十五天之久,民国三十五年(1946),全部衣箱及演出用具,被第六教养院强行借去,终未归还。演出团两手空空,无法演出,被迫停办。兴国地方戏剧的滚滚长河,从此暂时中断。直至建国以后,七易其名的兴国赣剧团(南北词)崛起,继续延绵。

特点

赣州南北词的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南词的曲调轻柔优美,抑扬婉转,旋律性强,字少腔多;北词的曲调奔放明朗,节奏紧凑,字多腔少。在一个曲目中,南、北词很少兼用,但可插用一些小调。小调多为扬州小曲,如[叠断桥] 、[剪剪花] 、[银纽丝] 、[照花台] 、[鲜花调] 等。由于吸收了一些昆腔、高腔、皮簧戏的剧目,南北词中也保留了部分昆腔、高腔、吹腔、二簧腔的音乐。

曲目

赣州南北词传统曲目有反映历史故事和移植戏曲剧目的正曲及反映人民生活细节的小曲两种。正曲有《春香闹学》、《陈姑赶船》、《岳母刺字》等;小曲有《王婆骂鸡》《姑娘算命》等

乐器

扬琴

击弦乐器。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扬琴的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但个性又不是很强,因此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北琵琶

北琵琶是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北琵琶的头部,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

北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置。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称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处;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红木、花梨木、香红木等制成的是上品,用白木制成的是普及品,因为紫檀红木等木料善于在弹奏中发出自然泛音来。

北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

三弦

三弦:又称“弦子”,中国传统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

二胡

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马和弓毛等组成的。

结构:主要由笙簧、笙苗(即笙体上的许多长短不一的竹管)和笙斗(即连接吹口的笙底座)三部分构成。使用材质:笙簧,古代用竹制,现代多用响铜;笙苗,多用紫竹制作,每一竹管的下端嵌接有木制笙脚以装簧片。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笛塞用软木材制成的塞子,装在吹孔上端管内一定的深度里。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个孔。笛子能发音,就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笛管内,使笛膜和竹管内的竹簧产生振动。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个孔。主要用来贴笛膜。笛膜在这里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没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种独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芦苇膜做成的,经揉纹后取一小方块使用。经过气流振动笛膜,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音孔:(按指孔)共有六个,分别开闭这些音孔,就能发出高低不同的音。

形式

赣州南北词以坐唱形式演出,演唱者一般是7~13人,围坐一张方桌,分饰角色,兼操乐器伴奏。行当区分不严。以唱为主,夹以说白。旧时没有女演员,旦脚唱腔多由男演员以小嗓演唱。使用乐器有扬琴琵琶三弦二胡笛子鼓板等,有时可加小唢呐洞箫七弦琴碰铃等,多由主要演员操鼓板。传统曲目有反映历史故事和移植戏曲剧目的正曲及反映人民生活细节的小曲两种。正曲有《春香闹学》、《陈姑赶船》、《岳母刺字》等;小曲有《王婆骂鸡》、《姑娘算命》等。

现状

被誉为与南音一样古老的音乐活化石-赣州南北词,消失30多年后,2003年在它的传入地漳州起死回生。由一些民间老艺人自发组成的赣州南北词古乐队,通过对赣州南北词古谱的抢救、发掘和演奏,使这种古老的民族音乐重新焕发了活力。

20世纪初,赣州南北词第三代传人、清末秀才杨瑞庵组建以文人雅士为主的专事赣州南北词创作、演奏的“霞东钧社”,使赣州南北词发展进入昌盛时期;在民国初年,“霞东钧社”的第二代掌门人颜荣谐曾组织以踩高跷的形式表演赣州南北词《秋江》、《活捉三郎》等,为赣州南北词注入了新的活力。新中国成立后,南词成为漳州独有的戏曲艺术,一直广为传唱。1956年,南词《秋江》、《文词》、《关公围城》、《水底鱼》等由中国唱片公司录制唱片并向海内外发行。

20世纪中后期,受种种因素的影响,赣州南北词几近失传。1999年,在杨镇江、苏永泉、蔡锦波等老艺人的努力下,赣州南北词又重新与观众见面了。

2001年,他们再度成立了“霞东钧社”,将收藏百年的清代赣州南北词古谱公诸于众,并进行排练演出。老艺人们每周自发排练三天,所需费用全部自筹。赣州南北词乐队有成员30来人,年纪最大的73岁,最小的45岁。他们的演技日臻完美,并在漳州进行了多次专场演出,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古乐赣州南北词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许佩晖. 漳州南词源流及其音乐形态分析[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03):22-26+34.
[2]徐钰. 漳州南词的传承与发展初探[J]. 大众文艺,2010(20):177-178.
[3]许国红. 漳州南词新考[J]. 中国音乐学,2006(04):59-63.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江西清音
 下一篇: 湖北小曲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