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曲子原称"鼓子曲"。曲艺曲种。初盛行于河南开封,后流传于洛阳、南阳等地。约有二百年的历史。至清末民初,唱鼓子曲的艺人将旋律简洁、易于上口的各色杂曲小调用来作民间踩高跷时伴舞、歌唱,时称小调曲子,即河南曲剧的前身。其时,开封、洛阳一带的鼓子曲即因小调曲子的兴盛而渐渐衰落,而南阳一带的鼓子曲不但保留了下来,而且有了新的发展,这就是发展至今的大调曲子。它的曲牌有二百多个,可分为大牌、昆牌和杂牌三种。曲体结构有单曲和曲牌联套两种。伴奏乐器以弹拨乐器为主,如三弦、琵琶、筝,打击乐有檀板、八角鼓等。旧时无专业艺人,多是业余爱好者们休息时围桌演唱,互相切蹉技艺。解放后培养了专业演员,并走上了舞台。
源于明、清俗曲。初兴于开封,初兴汴梁的鼓子曲传入南阳后,吸收了陕西曲子、湖北小曲的一些曲牌,清乾隆年间传入南阳后,逐渐形成不同于开封鼓子调的曲种。吸收了乾隆以后的地方戏曲声腔,如"石牌腔"、"吹腔"、"西皮"、"二簧腔",形成了不同于开封鼓子调的南阳大调曲子。
20世纪30年代,因河南曲剧俗称"小调曲子",鼓子曲改称大调曲子。南阳大调曲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明代时已有演唱。清代和民国时期,南阳大调曲子演唱活动频繁。建国后,南阳大调曲子得到了很大发展。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南阳的曲艺作者又创作了大量新曲目,南阳大调曲子的曲目多为韵文体,小段唱词,少数生活段子加有说白。
大调曲子的传统曲目丰富,清代文人参与编写的,曲词典雅,很多是以元、明杂剧、传奇故事以及明、清演义小说改编而成。特别是摘自《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杨家将演义》、《水浒》、《精忠说岳》的故事为多,视为曲子的"书梁"。还有一些是从地方戏中移植过来或改编各种文人笔记、杂著中的故事。少数是直接创作的"活笸箩曲子",这类作品大都具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为农村听众所喜爱。五四运动以后,曾产生了一些反映民主思潮、民族意识的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了一些青年演员,并对音乐做了改革。
南阳大调曲子的曲目多为韵文体,小段唱词,少数生活段子加有说白,现存曲目1200多个,传统曲目1000多个,经常上演的创作曲目200多个,代表作有《王大娘钉缸》、《游春》、《玉兰担水》、《二嫂买锄》、《小二姐上坟》、《李豁子离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