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锣鼓于万历末年(约1620年)在苏州一带流行,演奏者"堂名"在城乡各地相当普遍,仅古城区知名的"堂名"便有几十个,如在临顿路菉葭巷的"多福口"、十梓街的"荣和堂",还有"永和堂"、"万和堂"等。
明沈德符(1578―1642 )《万历野获编》曰:"又有所谓《十样景》者,鼓、笛、锣、板、大小钲、钹之属,齐声振响,亦起近年,吴人尤尚之。然不知亦沿正德之归。"明张岱(1597―1689 )《陶庵梦忆》称之为"宣传",清叶梦珠《阅世编》称之为"十不闲"、"十番"。 明朝时余怀(字澹心,1616年生)所著《板桥杂记》中已提到万历(1573-1619)末年南京秦淮河一带游客演奏十番锣鼓的情景。清时钱泳《履园丛话》(1825年序) 所载:"忆于嘉庆已巳年(1809)七月,余偶在京邸,寓近光楼,其它与圆明园相近。景山诸乐部演习十番笛。每于月下听之,如云敖叠奏,令人神往。"可知十九世纪初叶,十番锣鼓亦在北京宫廷盛行。清李斗撰写的《扬州画舫录》(1893)中,还详细地记载了扬州虹桥"歌船"中演奏十番锣鼓的情况和乐队编制待点:"十番鼓者,吹双笛,用紧膜,其声最高,谓之闷笛,佐以箫管。管声如人度曲,三弦紧缓与云锣相应,佐以提琴。龟鼓紧缓与檀板相应,佐以汤锣。众乐齐乃用单皮鼓,响如裂竹。所谓头如青山峰,手似白雨点,佐以木鱼檀板,以成节奏,此十番鼓也。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铙钹、号筒。只用笛、管、箫、弦、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谓。……是乐前明已有之。"
从民间乐人演奏十番锣鼓的历史来看,亦可上溯到清中叶。如道士伍峻峰(1874年)从师于马秀泉(1835年左右);农民鼓乐团体"雅集",曾在乾隆壬子(1792年)龙潭庵重修完毕时,在庵中戏台上演奏过此乐等等。因此,十番锣鼓至少在十六世纪已在我国南方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