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国学经典 弘扬传统文化
扬州清曲
2019-10-2  热度:623  管理员
新浪微博分享 0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咨询留言       阅后评论       阅后答题

扬州清曲是在明清时期流行于扬州一带的俗曲和小调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曲艺唱曲形式,又名"广陵清曲"、"维扬清曲",俗称"小唱"或"唱小曲",主要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和上海等地,用扬州方音表演。

扬州清曲传统上是不化装、无说白和无形体的表演,风格轻便简洁、朴实无华。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音乐,曲调源自当地小调,还包括传自四方的各地小调,富有民间性和地域特征。

历史沿革

扬州清曲起源于元代的"小唱",是在元代散曲的基础上,吸收江淮一带风行的各种俗曲民歌,加以改造和利用,于明代中叶形成的。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时尚小令》所载的小曲名称,大多在扬州清曲中保留着,并成为最常用的曲牌。

扬州清曲发展到清代康熙、乾隆年间(1662~1796)达到了全盛阶段。它无论在音乐曲牌、乐器伴奏方面,还是在曲目唱本方面,都空前地丰富多彩了。它成为当时扬州戏曲、曲艺界最活跃的曲种之一,并以其腔调的细腻、缠绵和抒情著称。

清代嘉庆道光以后,扬州淸曲随着经济的衰退而进入了衰落时期,大批本来是小康人家的城市居民,陷入了生计困境之中,再也没有时间和兴致去看戏、听书、品曲了,由此扬州清曲失去了大批的听众。清曲艺人为了谋生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琵琶、二胡,而去从事较容易获得生活资料的新职业。

从晚清到民国时代,由于战争频仍,经济萧条,清曲艺术的处境相当困难。但由于一些清曲艺术家的艰苦努力,还是将清曲艺术保存了下来。

抗日战争期间,扬州沦陷,清曲玩友谋生困难,一批名家如周锡侯、魏绍章、王万青等首次在扬州教场老龙泉茶社对外公演,正式挂牌"扬州清曲"。


参考文献:
[1]王一媛. 扬州清曲与民歌《茉莉花》的溯源研究[D].苏州大学,2016.
[2]王小龙. 扬州清曲音乐稳态特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5.
[3]卢琳. 扬州清曲在地方音乐课程中传承的文化价值及其实践构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王一媛,冯芸. 扬州清曲的传承与创新[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02):93-98.
[5]宣涤丽,李爽. 扬州清曲正名及发展史[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4(08):75-77.
[6]王一媛. 扬州清曲的音乐特征及表演风格[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02):158-160.
[8]王伟康. 《扬州画舫录》与扬州清曲[J]. 东南文化,2006(06):63-67.
[9]袁野. 论扬州清曲的特色及其文化内涵[J]. 艺术百家,2006(06):104-106.
资源来源于网络,并列出少量研究文献便于读者参阅,仅供免费学习参考,如有谬误请纠正和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谢谢!
 上一篇: 淮安十番
 下一篇: 地水南音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